第21部分(第3/4 頁)
幾次軍事情況和幾次歷史路線鬥爭。打長沙,打南昌,打吉安、九江,打贛州等等。
彭插話:1934年一二月,我已轉了,認為仍由老毛領導
177
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171
好,過去事實可作證明,我同黃克誠談過。
毛說:李立三多高多大,你不知道,我是知道的。華北局受長江局領導,聽王明的話。
高饒事陷得很深。
糾“左”比糾右難嗎?
第二次王明路線,高崗死了,王明至今不認錯。
糾正鐵托容易?整右容易,請包整王明。高饒能改?
38年,右傾聯絡資產階級,“左”
傾聯絡小資產階級。
路線本身不能改,要讓別人來改。幾次路線都搖擺,心裡恨得要死,由於捱了整。今後也很難說。
(彭插話:61歲了!)
以下又講了一段大躍進的過程。說氣可鼓不可洩,人而無氣不知其可也。說主要是一平二調,三收款只二個億;搞平均主義,無非想早一點進入共產主義。
說過去食堂留一半、13也好的話(吳芝圃是百分之百)
,這對右派也給了些影響。
B到鄭州,以為我是不辦食堂之人。食堂無可厚非。平江一個大隊書記下令解散,第二天群眾自動集合辦起來。赫魯曉夫很不喜歡公社,總有一天給張樓梯讓下來。物質基礎,西歐雄厚,波蘭、東歐也不錯,但辦食堂、公社難。我們物質條件就是人,要組織起來。物質條件好,不出政治覺悟。中國東部幾億人,土地少,組織合作化較易。蘇聯地廣人稀,如入無人之境。
北戴河高興中埋伏了不高興。比例問題,今年5月已解決。原來談19個問題,未提反右傾。北京就有人越落越低、氣越洩。彭的信和《會議紀要》,很有功勞。小舟等人主要鋒芒對著除自己人以外廬山會議所有的人,要發牢騷,要出氣,要講失調原因,被插了白旗。
(小舟插話:並非出氣問題。)
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178
271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
隨後對彭說:我同你的關係,合作,不合作,三七開,融洽三成,搞不來七成,三十一年,是否如此?
彭說:政治與感情,你結成一體,我沒達到此程度。跟不上,掉隊遠,這種分歧多。立三路線自己是動搖的。許多歷史事件,一生無筆記,檔案全燒了。
然後談湘鄂贛歷史,一、三軍團問題。在平江時有人問,何時革命勝利?我說等鬍子白了總要勝利,因而挨鬥。對立三路線並不那樣堅決,但也沒反對。談富田事變。張輝瓚搞反革命佈告(打倒毛,擁護朱彭黃)。主席過去曾送我兩本書:《左派幼稚病》、《兩個策略》,批語還記得,一直帶在身邊。
(這一段話是不同意三七開)接著談到抗戰時期。毛說,打蔣介石10年,打紅了眼;抗日一來,忽然漂亮了。這是暫時的朋友,不久以後的敵人。
(林彪插話,談平型關吃了虧,頭腦發熱,說是弼時作的決定。
批評百團大戰是大戰觀念。)
彭談百團大戰的過程,怎樣逐步擴大;戰後才搞武工隊,對以後整偽軍也有好處。談到“張飛”的外號是毛取的。說自己對敵鬥爭是堅決的。馬克思主義沒學通,但盲從也不行。
“我有農民無政府思想,叫‘主席’都不習慣。在北京打過八九次電話,找不到,面談機會少,得不到具體幫助。養成孤僻性格,無事不上三寶殿。”然後談到同毛的關係是對半開,毛則堅持三七開。兩人相持不下。毛強調,多次重要時期,從沒有寫過信,為什麼這次要上萬言書。責備彭背後議論;“我同常委之間、同別人,從來沒講過你什麼。為了使你安心工作,給林彪發轉業費。”之後又回過來談1958年,談到抗美援朝時同朝鮮領導人的關係。
最後談到《內參》不可不看,決不可盡信。
《內參》是專搞黑
179
關於毛澤東功過是非的一些看法371
暗的。彭最後表示三條:不反革命,不自殺,可以去作田。
8月1日晚上開大會,總理通知:“問題不少”即右傾機會主義,懷疑、動搖總路線;向黨、向中央、向主席進攻,打著所謂無產階級旗幟,向所謂“小資產階級狂熱性”
進攻,這一切有思想根源,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