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碾滿車轍的黃土路上,前幾日下雨的潮溼,讓接近夜晚寒冷的泥土都有點凍得僵硬的感覺,馬蹄踩上去就像是踩在石板上一般“滴滴答答”的作響。
兩側的小山坡上各有幾十名能跑的日軍士兵執行著護衛任務,在這種矮小舒緩的山坡上,隨著這個舉動看來有些膽小怕事膽怯,但是親眼見證過自己的長官新莊中佐及其一個大隊全軍覆沒的經過的,龜田少靜覺得這已經是他人生當中必不可少的經常性的功課。
山谷外原本呼嘯的大風,因為山谷的積聚作用,變得分外的凌厲,黃沙幾乎就是生生的砸在臉上,即使在勇猛的軍人,現在也恨不得將自己的腦袋縮到軍大衣裡面去,以抵擋這些討厭的砂礫,加上一天一夜急行軍的疲勞,每個士兵和軍官幾乎都覺得自己沉重的雙腿再也邁不動步子了。
騎著健壯的東洋戰馬的龜田少靜更是吃著大虧,原本的他還以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能騎馬的平穩的地方,能讓自己那雙穿著軍靴,幾乎將水泡磨破,鑽心疼的雙腳解放出來,可是沒想到這個山谷裡面居然是這種天氣!
呼呼的大風對於日軍來說也許是強大的敵人,但是對於八路軍來說這卻是良好的掩護,長達兩公里的口袋陣,對於漸漸靠近的日軍原本並不是什麼不能發現的秘密,可是這個大風一來,幾乎就把距離日軍不到一百米的突擊隊,藏身的突擊陣地給掩蓋的毫無蹤跡。
同時這對於很多擁有膛線幾乎磨平,打出來子彈幾乎都是飄出來的老槍的八路軍戰士來說,這也無疑是福音,這意味著他們不必在戰壕裡面痛苦的等待著射擊精準的日軍慢慢地靠近,這種睜不開眼的天氣,在十幾米的距離上,幾乎就是一槍一個洞,誰也佔不了多大的便宜!
透過電話聽筒裡面三長兩短的敲擊聲,高大全明白了日軍已經進入了伏擊圈裡面,訊號彈沖天而起!
在日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抑或是看著天上徐徐升起的訊號彈,心裡面有不好的感覺的時候。密集的彈雨瓢潑一般的向他們灑來!爆豆般的槍響,讓山崗上的幾十個鬼子,身前暴起一排血霧,白花花的腦漿,還有無數紅的,白的,黑的,一股腦的從肚子裡面噴薄而出,即使有可以抵擋刺刀的,在腹部綁了一圈又一圈的帆布袋。
山谷中的日軍更是倒了大黴,手榴彈像不要錢一般的向他們投擲著!晉造手榴彈爆炸的威力無疑還是遠比後來的邊區造好的多得多!手榴彈外面那個輕薄的鐵殼在空中散佈成一排由告訴破片組成的“彈花”,“一二三四,投”的呼號聲,讓八路軍戰士們一個傻呵呵的成為製造“空爆”手榴彈的高手。
也許是為了節約寶貴的子彈,116旅原先僅存的前清的老式滑膛炮,還有趕製的松樹炮,就在距離日軍不到二十米的土堆下冒了出來,然後在劇大的炮口焰和煙霧的籠罩下,將無數細小的鐵砂噴向日軍!
哀號,慘叫,鮮血,掙扎,原本擁擠在一起的日軍佇列,頓時成了血肉混沌的世界。
不過日軍也算得上是精銳的老兵,龜田少靜在訊號彈一升起的瞬間,就被那些老軍曹給拉下了馬,還沒等他整理好自己的軍刀,就被十幾個日軍士兵壓在了身上,然後就聽見鋒銳的彈片入體的悶哼聲。尤其是騎著東洋高頭大馬的龜田少靜受到火力集中的關注,除了大量的手榴彈,116師裝備的捷克造也使勁的向著龜田少靜的方位播撒著著死亡的彈雨,三長兩短的點射,“噗噗”的子彈入體的悶哼,葬送了無數日軍士兵的性命!
不過日軍的野戰部隊畢竟是野戰部隊,不是二戰末期那種失去銳氣和膽量,戰鬥素養大大下降連土八路都打不過的守備部隊。
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在像收割機一般收割生命的土炮還沒有打完一輪的時候,就將自己的身體給隱蔽起來了。按照伏擊戰被伏擊的原則,儘量少的減小暴露在敵人火力下的時間和身體面積。日軍普通士兵幾乎就是按照作戰條例來執行的。
而且精銳的日軍立馬就將輕重機槍,還有擲彈筒架設了起來,幾個年輕的身體幾乎就是不顧身邊紛飛的彈雨,將彈藥箱裡面的備用彈藥給取了出來。
但是九二式重機槍那三十發的彈板又豈是那麼容易裝上去的,歪把子和擲彈筒也不過是勉強的向著四周的敵軍火力發射點儘量的傾斜著彈藥,試圖希望能夠壓制住敵軍的火力,為自己部隊計程車兵的活力準備爭取一點點的時間,而這一切的一切幾乎就是在沒有軍官的指揮下完成的,日軍的戰鬥力讓人為之咋舌!
不過日軍戰鬥力強大又如何?且不輪那些日軍的機槍手和擲彈筒手,在紛飛的彈雨下不斷的倒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