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第3/4 頁)
粹珍寶,包括天文數字的金幣,更包括數以萬計的靈妖幼崽與美女。即便是以大夏皇室如海的財富,也足以感到滴血的痛苦。
至於盛元皇朝在西部疆域征戰時候掠取的財富,不計算在內,那些早就被車隊源源不斷的運回盛元皇室。
僅此一條,就足以讓大夏皇帝的國力倒退十年之上。
其二,大夏皇朝的香雲公主,遠嫁盛元皇朝,作為大皇子的妃子。
香雲公主在大夏皇朝的盛名幾乎等同於盛元的靈韻公主,不僅美色傾國,更且天賦異稟。大皇子與香雲公主結合,後代誕生的靈紋定會非常強悍。娶了香雲公主,就等於掠走了大夏皇室的靈紋。這一條,不可謂不狠!
其三,大夏皇朝把‘山河要塞’劃歸盛元皇朝,要塞以東百公里內,化為盛元戰略區,所有大夏民眾遷移離開,從此之後不允許大夏皇朝境內任何人涉足。一旦發現,就地斬殺!
這座曾經是盛元軍方噩夢的天險要塞,如今將成為大夏皇朝的噩夢。
進可攻,退可守,外帶百公里活動區可供部署,盛元皇朝等於擁有了戰爭控制權,可以在任何時期向大夏皇朝發動戰爭,隨時威脅境內安危!
第三條,割讓西南西北指定疆域,分別劃歸給輝煌王國等三大參戰王國。
盛元皇朝不需要過多疆域領土,但三大王國需要!而且慫恿三大王國霸佔大夏皇朝的領地,更能激發大夏皇朝民眾對三大王國的仇恨,由此可斷絕三大王國跟大夏皇朝‘舊情復燃’的可能性。
第四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應天書院三位院長、五位副院長,全部轉入盛元皇朝,五十年後,盛元皇朝確保他們安然無恙送回。
應天書院是大夏皇朝的‘智腦’,是當年培養百常青的地方,也是百常青最核心最心腹的‘文武院’,連皇室都無從插手。何況,五位老人能活過五十年?基本就等於會客死異鄉!
皇室之所以把它列為條件,是要把大夏皇朝除百常青外八位最智慧的老人挪走,順便透過這件事情徹底離間大夏皇室和百常青。大夏皇室讓你百常青把應天書院的人交出去,你答應嗎?答應就會讓應天書院記恨皇室,不答應就是讓皇室惱怒應天書院。怎樣都會讓雙方本就僵硬的關係惡化!就算百常青能釋懷,應天書院和皇室之間的矛盾將永難調和。
協議簽訂,向天下公佈。
至此,皇朝征戰落下大幕,盛元軍方在盤踞三天三夜後開始有序後撤。
大夏皇室和應天書院在激烈爭吵後,兩位院長和五位副院長全部淪為俘虜,被押回盛元皇朝。
大夏皇朝經歷慘敗,元氣大傷,不僅國內怨聲載道,皇室跟百常青關係持續惡化。
百常青傷勢嚴重,也被皇室傷透,他很想閉關應天書院,不再理會國務。可考慮到皇朝狼藉現狀,考慮到氣勢狂跌的軍隊,以及那些傷亡慘重的世家,他不得不忍著傷勢出面參與國務。
造成現在的局面,百常青儘管心裡惆悵,卻敗得心服口服。
一是盛元皇朝為此次佈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這份隱忍,這種付出,他服!
一是諸春秋對皇室的大忠大義,能把家族完全交給皇室,能讓自己蒙受詬病三十多年。這份忠貞與信念,他服!
一是盛元皇室老祖宗的魄力,能不顧一切的信任著諸春秋,不惜用皇朝命運做賭注。這份信任與魄力,他服!
另有離間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巧妙與細膩,竟然真的矇住了他的眼睛,在三十年間把大夏皇室腐蝕到這種程度。
看看盛元皇朝,再反觀大夏皇朝,百常青不僅要在軍事上應付盛元皇朝的威脅,更要應付逐漸衰敗的皇室和越發不信任的皇室老祖宗。縱使自己實力強於諸春秋,可身後的皇朝卻有著天壤之別。
一個諸春秋,一個百常青,一文一武,又都是兩大皇朝棟樑,難免會被世人拿來比較。
百常青以智慧著稱,諸春秋以勇猛震世。
多少年來,百常青不止一次在兵法與戰術上壓制諸春秋。
多少年來,都是大夏皇朝侵略盛元皇朝,都是他百常青俯瞰諸春秋。
可經此一役,百常青恍然醒悟,諸春秋其實有著大智慧。
自己與其說是敗在戰爭上,不如說是敗在智謀上。
不甘不願,卻不得不服,也徹底驚醒了百常青,原來這些年……我自負了……
應天書院!
一位老者輕叩房門,走進了房間,向百常青行禮後小心道:“院長,戰爭資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