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澳洲史 > 第24部分

第24部分(第2/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購去,真正想務農的卻買不到土

地。加之,購買土地手續繁雜,費用高昂,從而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因

此,土地改革勢在必行。

在澳大利亞各殖民區中,以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的土地問題尤為嚴

重,因此“土地改革”首先在這兩個殖民地內進行。

1861 年,新南威爾士公佈了由改革家約翰·羅伯遜提出的土地調整法

案:《公地讓與法》和《公地佔用法》(合稱《公地法案》)。法案主要規

定:1。 任何人( 男人、女人或兒童)都可在有人定居的區域內或居間區內選

擇一塊40—320 英畝的土地;2。 土地不分優劣,地價一律為每英畝一英鎊;

3。繳地價1/4後,就發給土地選擇人土地所有權證書;4。土地選擇人必須在

選擇的土地住滿一年,三年繳清地價和改良土壤,並使其每英畝增值一英鎊;

5。所有出租的牧地,其租期在定居區內減為一年,在定居區以外減為5年;

6。牧地借用人有購買所租用牧場地的1/25的優先權。

這兩個土地調整法案,後來又修改過數次,到1884年起碼修改、補充過

2—3次,但基本原則從未改變。

新南威爾士進行土地調整的目的是十分明確的:發展農業,擴大播種面

積,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增產糧食,解決吃飯問題。以此角度言,其目的並

未完全實現。例如 1861—1883年間,共出售土地達2900萬英畝,但農業用

地增長很少,新增加的播種面積尚不足50萬英畝,農田所增加的數量是出售

土地數量的1/56,實在可憐得很。天氣變化無常,水、旱、火、蟲等自然災

害屢屢發生,加之土地貧瘠,收穫低,運費貴,工資高,因此未能完全實現

把農業推向一個新水平的目的。

維多利亞也遇到了新南威爾士所遇到的農牧業爭奪土地的問題,為解決

這一矛盾亦進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1860年,維多利亞立法會議經過激烈辯論透過了土地改革法,即《尼科

耳森法案》。法案規定:1。先測量土地,然後選購土地;2。可延期交款;3。

牧場主有優先選購土地的權利,其留購的土地可比購買的土地多三倍;4。要

對選購的土地進行土壤改良,否則要罰稅款。顯然,這個法案是專門為牧場

主制定的。目的是限制牧場主廣佔土地。根據這個法案,到1862年出售土地

75萬英畝,但大部分為牧羊場主買去了,對農業雖有益處,但不大。

1862年頒佈的《達菲法案》規定要出售1000萬英畝土地,而這些土地

除牧場主外,可任人自由選購,以擴大農業用地。頒佈法案的這一年擬出售

400萬英畝,可是在兩年內只出售了140萬英畝,購買者為100人。1865年

又頒佈《格蘭特法案》,根據這個法案共出售土地1400萬英畝。

從表面上看,維多利亞的土地改革是成功的,但實際上不然。從發展農

業角度言,同新南威爾士一樣是失敗的,因農業用地未能迅速地擴大。例如

1861—1881年,維多利亞共出售土地 1800萬英畝,而農業用地僅由 40萬

英畝增加到 140萬英畝,即增加 100萬英畝,佔出售土地總額的1/18。其

餘的1700萬英畝透過不同的途徑和渠道又轉到牧羊場主的手中。

此外,在昆士蘭、塔斯馬尼亞、南澳大利亞和西澳大利亞都進行過土地

改革。

在昆士蘭,農民和城市居民激烈地同牧場主爭奪土地。昆士蘭當局為了

建立本區的農業體系,發展牧業,決心解決土地矛盾。1860—1884年,相繼

頒佈了不下十項有關土地的立法。由於措施不力,這些土地立法對農業發展

意義不大,其原因大致雷同於上述兩個殖民區。澳史家S。H。羅伯茨在其所著

《澳大利亞鄉村移民史(1788—1920) 》中指出,到 1884年“栽種作物的

土地只佔土地面積的1。6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御水臨天 作者:鬼茶綠仙此心無垠 完結死神的哈士奇異度學園我老爹是豬八戒閃婚後,薄夫人發現自己嫁入豪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