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部分(第1/4 頁)
終於盼來了老織匠。老織匠還帶了一個10來歲的徒弟。老織匠把織機一支,噠……噠……,就織起了布,太平軍的故事也就開始了。小玉階和幾個孩子坐在織機旁,瞪著小眼睛聽得入了迷,趕也趕不走。
老織匠跟說書的一樣,講的繪聲繪色,講著講著還唱了起來,孩子們還跟著打起拍子來。
聽了老織匠的故事,小玉階知道了有一個叫洪秀全的,領著農民起義軍造反。在四、五十年前,洋鬼子打進了中國,朝廷怕的要命,洋鬼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苦壞了老百姓,苛捐雜稅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跟著洪秀全鬧起了太平軍,殺貪官、殺財主,給窮人分田分糧。老織匠就在太平軍將領石達開手下,但是,後來太平軍失敗了。官兵殺人不眨眼,石達開的隊伍被趕到大渡河邊,數不清的太平軍都被殺了,血流滿地,河水都被染紅了。
小玉階晚上躺在床上還在想:石達開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小玉階是伴著母親的紡車和織匠爺爺的織機長大的。
朱德從小在私塾唸書,還上了小學、中學,後來考入了成都的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科。他逐漸接受了革命反帝的思想,思考怎樣救國救民,但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從成都高師體育科畢業後,他回到儀隴擔任了高小的體育教師。
朱德的父親一直主張讓他讀書做官,可是,學了半天卻當了一個體育教員,心中很是不悅。1909年11月,朱德又考取了雲南陸軍講武學堂,開始了軍旅生涯,那時,朱德23歲。
在雲南講武學堂,朱德刻苦學習,嶄露軍事天才,提前畢業到了蔡鍔將軍的部隊,並屢建戰功,被升為少將旅長,當地百姓先後為他立了“救民水火”和“除暴安良”兩塊功德碑,至今還矗立在四川瀘州。
朱德在蔡鍔將軍的影響下,雖然有了軍事救國的思想,而且轉戰南北,功名赫赫,但究竟怎樣救國,仍沒有明確的答案。他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索。他訂了進步雜誌《新青年》、《新潮》、《每週評論》等,努力尋找著救國的道路。
當時,身為少將旅長的朱德,待遇已經十分優厚,他不僅還清了家中的欠債,還為家人蓋了一座小樓,後來,又把包括父母在內的20幾口人接到他任職的四川瀘州。但是,他內心卻非常苦悶,苦於找不到真正的出路。苦悶至極,朱德甚至抽上了鴉片。
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了朱德很大的影響,使他看到了曙光;特別是,在他的好友孫炳文幫助下,逐漸走上了反帝反封建,救國救民的道路。
1920年8月,朱德來到成都,又遇好友孫炳文。孫炳文對朱德說,他要去北京找五四運動的重要領導人李大釗。朱德聽了很是高興,說:“好啊,咱們一起去吧!”
經過商量,朱德與孫炳文決定,先去歐洲考察學習,努力尋找革命的道路。
1922年初,朱德辭掉軍職,拋掉優裕的生活,換上西裝,登上了去歐洲的法國輪船安吉爾號。他的好友孫炳文,還有10來個青年,經過40天的航行,首先到達法國著名的港口馬賽,然後,乘火車到了巴黎。
朱德與孫炳文在巴黎住在一箇中國商人家裡。這位中國商人年輕時就漂泊過海來到巴黎謀生,幾十年過去了,思鄉之情越來越濃。他特別希望聽到來自祖國的資訊,而朱德他們則一再打聽巴黎的情況;因此,一有空兒就坐下一起聊。
一天,那個中國商人又告訴朱德,他聽一些中國留學生說,在巴黎成立了一個叫共*黨的團體。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德趕緊問道:“那些共*黨人在什麼地方?”中國商人說不清楚,但他答應設法去打聽一下。 第二天,那個中國商人告訴朱德和孫炳文另一個人知道共*黨的情況。他們急切的跟著中國商人找到了那個人。可是,那個人告訴朱德,共*黨組織的負責人名字叫周恩來,但是,已去了德國柏林。朱德和孫炳文聽了很是失望。這時候,那個人看他倆誠懇的樣子,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紙條,說:“彆著急!我這裡有周恩來在柏林的地址。”
朱德接過紙條,如獲至寶,緊緊握著那個人的手錶示感謝。
朱德和孫炳文商量了一下,決定馬上去柏林找周恩來。他們乘火車很快到了德國柏林,按紙條上的地址,東打聽,西打聽,好不容易來到了瓦爾姆村皇家林蔭路,天已經黑了。 他們倆不顧一路奔波的勞累,敲開了房門,一個年青人出來很有禮貌地問道:“你們找誰?” 朱德連忙說:“我們找周恩來!”那個年青人說:“我就是!”
周恩來請兩人進到屋裡,朱德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