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第1/4 頁)
詒憬�攔��5航空隊摧毀在菲律賓的機場上,此後又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以及反擊號戰列巡洋艦。
在山本屬下的海軍將領小澤治三郎、近藤信竹、高橋伊望等人的指揮下,島**透過以“爪哇海海戰”為代表的一系列兩棲登陸或水面艦艇交戰,將滯留在荷屬東印度的美國、英國、荷蘭及澳大利亞殘餘部隊一掃而空。島**佔領荷屬東印度並將菲律賓的美軍部隊壓縮到困守巴丹半島和科雷希多島一隅,至此確保了東南亞的重要資源產地。以超乎想象的效率和極小的損失達成了所有初步戰略目標後,島**停止行動以考慮進一步的計劃。既然英國和美國都沒有談判的意圖,島**開始著重守衛已經到手的佔領區,並著眼於進一步進攻以便脅迫一個或更多敵國單獨停戰。
在這個階段各類戰略計劃紛紛湧現,包括向西進攻印度,向南進攻澳大利亞,或向東進攻美國。山本參加了因此引發的辯論,在各種不同觀點之間搖擺不定,有時支援某一方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的部隊爭取利益。
在這些計劃中包括了入侵印度或澳大利亞甚至夏威夷的大膽想法,這些浮誇的臆想很快就因陸軍身陷中國戰場、人手不足,也沒有足夠運力來調動部隊的事實而遭否決。山本五十六從開戰以前開始就是一個堅決的早期決戰主義者,軍令部的切斷美澳聯絡的作戰思想在山本五十六看來是最危險的作戰選擇,因為見效太慢,而且還有促使美國艦隊力量加快增強的危險。山本五十六的想法是既然無法直接進攻夏威夷,也要設法使夏威夷的美國艦隊出動與日本艦隊決戰。在這之前,要消除後顧之憂,先跑到錫蘭去把英國東方艦隊消滅了。較為保守的海軍軍令部永野修身並未支援山本的意見。
正在辯論不可開交之際,東京和周邊城市遭到杜立特空襲,使參謀軍官們意識到了美軍航母對日本的嚴重威脅,迅速倒向山本一方。海軍軍令部授權山本緊接在試圖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聯絡的戰役(珊瑚海海戰)後發動中途島戰役(又稱mi作戰),與此同時奪取阿留申群島的作戰也同步進行。
山本趕工完成中途島與阿留申群島的作戰計劃時,派遣海軍少將高木武雄率領一支艦隊支援對圖拉吉島、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正對澳大利亞的莫爾茲比港的攻擊。這支部隊包括新組建的第五航空戰隊,擁有新建的大型航母翔鶴與瑞鶴。
莫爾茲比戰役進行得並不順利。雖然圖拉吉島和瓜島都被順利佔領,但支援對莫爾茲比的進攻的艦隊不得不在5月初回頭面對一支美國航母特混編隊,即珊瑚海海戰。雖然島國以一艘輕型航母為代價擊沉了美國列剋星敦號,但美軍也重創了島**航母翔鶴,迫使其回國修理。同樣嚴重的是,島國的指揮失誤和美軍的對空炮火使翔鶴與瑞鶴號航母所屬的俯衝轟炸機及魚雷轟炸機損失慘重,這些損失使無傷的瑞鶴也只能一味等待後備的飛行隊準備就緒而無法參加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的失敗:山本策劃中途島作戰的意圖,在於進一步摧毀美軍艦隊以便島國海軍可以在太平洋島鏈上專心鞏固防禦。山本認為必須儘早進行這類決定性戰役。該戰役計劃包括一次佯攻作戰:派遣第五艦隊(包括輕型航母兩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十三艘,運輸船四艘)進攻阿留申群島,空襲荷蘭港並進一步入侵基斯卡島和阿圖島,山本相信這次攻擊足以將美國艦隊——可能包括航母——從珍珠港吸引到北方。
878 山本五十六的傳奇一生
(包括輕型航母兩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十三艘,運輸船四艘)進攻阿留申群島,空襲荷蘭港並進一步入侵基斯卡島和阿圖島,山本相信這次攻擊足以將美國艦隊——可能包括航母——從珍珠港吸引到北方。最近的研究在日語檔案資料中發現,這次作戰其實是山本為換取軍令本部的支援而發動的與中途島作戰平行的作戰行動。當第五艦隊攻擊阿留申群島時,第一突擊編隊(包括艦隊航母四艘,戰列艦二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十二艘)將對中途島發動空襲並摧毀後者的空中力量。上述行動完成後,第二艦隊(輕型航母一艘,戰列艦二艘,巡洋艦十艘,驅逐艦二十一艘,運兵船十一艘)將派出5000步兵從美國海軍陸戰隊手中奪取中途島環礁。
上述對中途島的佔領行動會將美國航母編隊重新吸引向西方,而第一突擊編隊將設下埋伏將它們殲滅。此後,第一艦隊(輕型航母一艘,戰列艦七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十三艘)將與第二艦隊的部分兵力會合,共同將剩餘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兵力聚殲。
為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