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第1/4 頁)
擒拿的手法較多,根據關節活動與手法運用特點,常用的有17個基本手法:(1)拿。握捏對方肢體關節,使其內旋和外旋,稱裡拿和外拿。(2)纏。雙手抓握對方肢體遠端,使關節扭屈,有小大纏之分。(3)背。將對方肢體反關節揹負肩背上 ,使其過度伸展,如背肩、肘、腰。(4)卷。使關節過度屈曲,如卷肘、卷腕、卷指。(5)壓。用力向下壓,使關節肢體過伸,如壓腕、別肩、別肘、壓腿等(6)展。使關節過度伸展,如展臂、展指。(7)蹬。蹬踹對方腿部,使關節過度內翻,如蹬小腿。
(8)抱。雙手環抱,使對方肢體不能運動,如抱腿、抱臂、抱腰等。(9)轉。使關節肢體過度扭轉,如錯頸、轉臂。(10) 鎖。使活動部位活動受阻,旋轉不動,如鎖喉、鎖肩等。(11)分。施力分離關節的正常部位,如分指。(12)抓。抓住對方要害部位,使其不能活動。(13)推。使肢體關節遠離身體重心,如撐顎、推頸 、揣耳等。(14)搬。使關節過度展轉,如搬頭、搬腿。(15)摳。用指深掐五官或要害,如摳眼、摳鼻、摳腮、掐肩、挖海等。(16)託。緊握肢體一端,反關節用力上託,如託肘等。(17)點。進攻穴道,如點死穴、點啞穴、點暈穴等。
練習和實戰:由於擒拿術是一種應敵捕捉技術。常配合其它技擊方法對敵人進行反側關節、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襠撇臂、挎攔、攜腕、小纏、大纏、端燈、牽羊、盤腿、卷腕、斷臂等等。事實上,擒拿術也包括解脫法。
五要訣1膽大,古人說的“膽大人藝高,藝高膽更大”,是一條重要的實戰經驗。所謂“膽大”,是指臨陣殺敵時的膽略。膽大是建立在對人民事業無限忠誠,對敵人無比仇視的基礎上,在戰鬥時充滿必勝的信心。平時訓練為了臨戰,因而能帶著強烈的敵情觀念,本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嚴格要求,練就一身殺敵制勝的過硬功夫。臨敵運用純熟,能表現出勇猛頑強、機智靈活的戰鬥風格。敢於同敵人作殊死的鬥爭。
2。力雄,身體壯。力氣雄,這是學習和運用擒拿術的必備條件,是戰鬥取勝的物質基礎。俗話說:“要毒要狠,力量為本。百巧百能,無力不實。”就是說明力雄是習武之要素。
如果一個人手無縛雞之力,怎能在緊張激烈的殊死搏鬥中戰勝敵人而儲存自己呢?所以身體好,力氣雄、功力厚的人,能最快掌握擒拿技擊方法和戰略、戰術,臨陣應敵自如,能巧妙地使用避實擊虛,虛實並用,以柔制剛,剛柔相濟等方法,將敵人攻擊之猛力引進落空。
功力雄,還應懂得節約體力,學會望勁:即知來力之大小,著力之部位;懂勁:即知來力之剛柔、虛實、變化;借勁:即借他人之力還擊他人,如使四兩撥千斤之力;使巧力:即我用粘、連、綿、隨,纏於敵手,遇機實發,這樣就能在交手時處處主動。
3準確,俗話說:”踢打不準,猶如跳井。”因為各種擒拿與解脫法,不但技術非常複雜,規格十分嚴謹,而且在使用時必須精細準確。其動有方,其用有法,使法必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擒拿術力求反側關節要超過其生理限度,點穴時要集中全身之力於一點選其要害,法到力到,充分體現“手到擒拿”的功用。
4快速,與敵決鬥十分強調“拳似流星眼是電”,“伸手擒拿快打慢”。擒拿術是應敵防身之術。因此,快速的擒拿與解脫,能使自己主動靈活,能以快制百慢,能在快速中贏得致勝的時間。快這能捕捉戰機,攻其不備。
快速可以尋求敵人弱點,以逸待勞,多變戰法,充分發揮自身特長。當然,快速要建立在準確的基點上。快與慢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要求在快中求準,快中求穩,快中求活,快中求巧。要伺機而動,因人而異,切不可百合一法,千篇一律。
要在快速中寓絕技於一般動作之內。在戰術上做到:“彼不動,我不動”以逸待勞,以靜制動:“彼若動,我先至”,以期先發制人或後發先至。
5狠毒,擒拿術本身就是以反側關節、點穴窒息、分筋碎骨為目標,因而臨敵必須心狠手毒,否則將為敵人所俘獲。
心狠是指對敵人不留情,只有制敵人於死地,而後才能保全自己。而手段毒辣,是指使用靠近敵身,攻其要害;貼上敵人四肢和頭身要緊,以防其滑逃;或最大限度地牽張敵人各關節,使之旋折。
比如說擰腕斷臂:敵右手抓我胸部,我右手掌壓住敵右手背,井抓握其無名指一側,同時右腿向右斜前方趟進,左臂屈時由左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