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星科技。
指定獵殺的任務可以1人執行,也適用於2人小組,以一人觀察1人狙擊,或者2人同時狙擊,或主射手未能成功時副射手再補一槍,當然副射手的槍法也必須是一流的,並且隨時維持準備瞄準射擊的狀態。今天我們去三十里以的一個樹木嶺據點,每個人只能開一槍,但是必須一槍斃命。有沒有信心做到?”王大可道。
由於狙擊步槍和他們現在使用的毛瑟步槍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對於狙擊步槍他們很快就熟悉了。而王大可只需要告訴他們測距以及對方向、風力的判斷和計算誤差辦法就可以了。他們好像是天生就是為狙擊手而生,不到二天的時候,所有的人全部掌握瞭如何使用狙擊步槍,現在倒讓王大可覺得,上次讓威廉只帶五枝狙擊步槍,實在有點不夠用。還好,子彈現在自己也能生產,夠他們揮霍的了。
由於王大可手上只有五枝狙擊步槍,所以就分成五個組,三個一組,一個負責觀察,一個負責開槍,另外一個則是替補。要保證每個人既要當一個狙擊手又要當一次觀察手。
樹木嶺據點距離王大可他們的別院足有三十公理,王大可帶領著十四名特戰隊員一路訓練,一路潛行,一個來回要訓練三天,而在出發的時候,除了武器之外,不能再帶任何的乾糧和水,除了一點點少量的鹽,人如果缺了鹽那會渾身沒有力氣,所以這個是不能缺的。但是所有的其他一切補給都要在路上自己去獲取。
對於王家村的這些獵人們來說,他們的野外生存經驗是祖傳的,只要給他們一把刀,他們就能能解決這一切的問題。很多時候,身為後世的特種兵的王大可都很佩服他們。除了搏擊和對槍械的運用以及戰術配合之外,就野生生存而言,他們已經達到了特種兵的要求,以這個時代來說,他們是合格的。
挖山果、吃野味,潛伏和跟蹤科目都在這一段路途上得到了訓練。而且王大可還給每個人弄了一套吉利服。所謂吉利服基本上就是一件裝飾著布、麻袋做成的許多繩、條的外套。
這些繩條長約15~40公分,通常弄成泥土色。完整的吉利服包括帽子、上衣和褲子,也許共有一千多條繩子或布條,這使得吉利服能有效地分割人體輪廓,將其融入自然背景中。當然,王大可不可能把完全依照規則來來做,他又不是裁縫轉世?只是以粗麻布,分成一條一條的,然後縫在以鬼子軍服上,然後再在這些麵條上面很仔細的捆上一些草啊、樹枝什麼的。
這些布條有三個作用:分割人體輪廓、模擬自然植物、為偽裝服提供三維外觀。吉利服的顏色和組成要隨著環境而改變,單獨的條、麻布可以很好的模擬雜草為主的環境,在叢林,要模擬闊葉林就要用更大的布條和麻布。布條和麻布使吉利服看上去有立體感,更有效。在吉利服上新增自周圍環境取得的樹葉和碎片就更好了。但這些,王大可暫時都無法做到,如果以後有了根據地,倒是可以組織當地的人民群眾來生產,那就可以做到量產。但是吉利服主要用在狙擊手躺在,量產也沒有必要,有劉海的妹妹劉妮兒就可以了。
一開始的時候,特戰隊的隊員們看到王大可讓他們穿這樣的衣服非常不滿意,他們暗地裡稱這個為乞丐服,但是後來經過實戰,只要穿上這樣的衣服,往樹叢裡一躲,你就是站在他面前都很難知道,所以馬上吉利服成了法寶,人手一件。
吉利一般分為兩種款式,用於叢林和沙漠,現在沙漠環境顯然和王大可還很遙遠,所以可以不予考慮。至於什麼單色和虎紋形的,根本就不用考慮,虎紋型的現在有能力生產出來嗎?所以只有一個選擇,單色。但是看使用的效果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因為刻意的訓練,所以這次的行動分隊走的很慢,除了要對一路上的地形進行繪製之外,所有遇到的炮樓碉堡的火力分佈也要記清楚。雖然王大可有了從山本五十二那裡拿來的軍用地圖,但是他還需要更加詳細的,在王縣的範圍內,只要是有鬼子的地方,哪是隻有一個鬼子,王大可也要知道他的槍裡有幾顆子彈。
“隊長,距離樹木嶺據點還有兩公里,我們的偵察員已經傳回了訊息。”王富根道。
“先去偵察地形,爭取有利時機幹他一票。”王大可道。
晚上除了能偵察一下地形之外其實是沒有其他更大的辦法的,王大可又不想強攻,他甚至都不想和鬼子面對面的戰鬥,這就對光線有較高的要求,在沒有夜視儀的情況下,狙擊手在晚上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
這個據點前面有一條馬路,現在雖然沒有人,但對從路上的車輪印上能看出來,白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