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4/4 頁)
遵,隨後問:“兩位將軍,你們對壺關了解多少?”
“馬將軍,這壺關乃是連線翼州和幷州的要地,出了壺關,向東不遠就是邯淵討泣嘉關並沒有多少乓馬防集泣幷州和翼酬”處寸魏的地盤,而且上黨又有王凌重兵駐守。所以壺關上沒有多少兵馬防守。據我所知,如今壺關上。只有時殘兵八百而已。小,
馬秋點了點頭:“那二位將軍,給你們三千人,可能攻下壺關?”
“馬將軍放心,郭淮(胡遵)定不辱使命!”二人同時說道。
“好!”馬秋點了點頭,隨後對旁邊馬岱說:“二叔。立剪整兵,咱們去攻上黨。”
王買是王凌的族侄,如今行替王凌,鎮守上黨。
靈帝時期。王家也是個大家族,當時王凌的叔父王允曾經位列九卿,後來董卓時代。更是官居太傅。
不過後來,王允除掉董卓1李催郭記進京,盡屠王氏一族,王家逃出來的只有寥寥幾人。也是因為這樣。王買雖然只是王凌的族侄,但是王家人丁稀少,所以王買很受王凌的重視。
如今的王買,不過是個小小的牙門將而已,但是卻能夠作為上黨的守將。王凌是幷州太守,在阿斗取得長安以後,王凌更是都統河東河內等郡,在故趙之地。王凌是說一不二的人物。所以對於王買守上黨,沒有人敢於反對。
上黨城前,馬秋橫刀立馬1冷冷的望著遠處的上黨城。而馬秋身邊的騎兵,也沒有出聲。周圍一片壓抑的感覺。
城牆上,王買有些不屑的看了看馬秋。馬秋的年紀和姜買差不多大,可是相比較起來了。馬秋已經是聞名天下的撫遠大將軍。隨同馬超一起遠征西北烏孫。創立了霍去病班定遠般的功業。
相比較起來,王買的這個牙門將軍,實在是算不上行麼了。
王買始終沒有在最前線待過,所以沒有累加出多少軍功,能夠做到牙門將軍,也是王凌提拔的功勞。若沒有王凌。王買估計也還只是個,小校而已。
對於和自己年紀差不多大的馬秋,王買心中是很不服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