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澤”,名正言順地和玄宗發生性關係了。因為當時是一種社會風氣,所以杜甫才可以不避聖諱地寫道:“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門。卻嫌脂粉涴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然而,這種社會風氣只是對皇權或者男性的縱容,對於女性並非如此,貴為皇帝的寵妃,更不可能也絕不允許隨意出入宮掖。安祿山“心動”,只是羨慕唐天子的豔福罷了。而後來安祿山認小他20多歲的楊貴妃為乾孃,只是討好唐玄宗的無恥手段罷了。再看看患有嚴重肥胖症的安祿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祿山肚大,每著衣帶,三四人助之,二人抬起肚”退一萬步講,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這樣之人,又憑什麼來打動尊貴美麗的楊貴妃呢?
她究竟是如何死的?
李隆基也曾是一個雄才大略、開創“開元盛世”的明君,
但在達到人生的頂峰時,驕奢心難免會代替求治心。特別是50多歲後,自己心愛的妃子離他而去,感嘆生命無常,也漸漸對政治失去興趣,後來在宰相與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倦怠政事,任由李林甫等專權擅政,自己雖然落個清閒,卻也埋下了禍根。可見,“從此君王不早朝”並非全因楊玉環。便是後來重用楊國忠,雖有討好貴妃的原因,但主要還是為了牽制李林甫的專權。
但不論如何,皇帝迷糊了,帝國的災難遲早會來。天寶十五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行奪皇位之實,起兵反叛。不到一年的時間,叛軍便逼近長安。於是,玄宗倉皇入川,途經馬嵬驛(今陝西省興平縣西)時,軍隊譁變, 逼玄宗誅楊國忠,賜楊貴妃自盡。
對於她的死,有多種說法。除卻被縊死的主流說法以外,有說她血濺馬嵬驛,殆於亂軍之中;有說“使人牽之而去”,流落民間;更離奇的說法是楊貴妃逃亡日本或遠走美洲。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楊貴妃之死的傳說愈來愈生動,當然,離史實也愈來愈遠。
其實,從馬嵬驛事變的形勢來看,楊貴妃是非死不可的。縊殺之後,屍體由佛堂運至驛站,置於庭院。唐玄宗還召陳玄禮等將士進去驗看。這一點在諸多史籍典冊裡都有明確的記載。
當這位美人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傳奇也到達了高潮。絕色美人終是香消玉殞,可香魂不散、故事不絕。諸多幽怨、諸多是非,還是去另一個世界裡清算。對此,清人袁枚慨然寫道:“到底君王負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輕,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她本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女人。她的生命歷程也非常簡單,除卻“先嫁子後事父”的倫理尷尬外,她短暫的一輩子幾乎就是痛快淋漓地做了一次被寵壞的女人。她就是一個天性快樂、單純、沒有心機的胖美人,她的眼裡沒有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男人,而她也只想好好做個女人。於是,她撒嬌,她扮痴,她任性,她胡鬧,因為她是真愛,所以她不顧忌規矩,不需要心機,但終贏得那個男人的心。她的成功,在於她懂得如何做一個純粹的女人;她的失敗,只在於她錯生了時代。
美人地理貴妃墓在今陝西興平縣,佔地3000平方米,墓側有李商隱、白居易、林則徐等歷代詩碑。
華清池臨潼驪山北麓有華清池,傳為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遺蹟。其中以“貴妃池”最為著名,傳為楊貴妃專用的浴池,故又稱“妃子湯”,池側有“涼發亭”,傳為貴妃浴罷涼髮梳頭之處。
花蕊夫人:丟江山的不是我(1)
花蕊夫人,姓費,一說姓徐,後蜀後主孟昶的妃子,青城(今都江堰)人,因貌美如花蕊,故封為“花蕊夫人”。費貴妃於後蜀廣政六年(943年)入宮。其知音律,善詩詞,更兼聰慧,善解人意,深得孟昶喜愛。不久封為貴妃。花蕊夫人作《宮詞》百首,詞調華美,實難得之才女也。
這位美人,在老公把江山丟了之後,恨得如此痛心徹骨,怨得這般理直氣壯,自此,“紅顏禍水”論得以休矣!
她與她老公的驕奢生活
我們要講的這位花蕊夫人,便是後蜀後主孟昶的費貴妃。
先說這位美人的公公,也就是孟昶的老爹孟知祥。那可是一位老虎級的英雄,深謀遠慮,苦心經營,終於造出一個太平盛世來。傳到小孟手上,已是“十年不見烽火,不聞干戈,五穀豐登,鬥米三錢,都下仕女,不辨菽麥,士民採蘭贈芬,買笑尋樂”,真可謂人間天堂。然而,這小子不爭氣,生下來就是一隻只會發情的公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五代史》記載,孟昶的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