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頁)
惟一經歷過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建軍到抗日戰爭勝利全過程的外國人,並隨紅軍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路。
1945年8月,胡志明領導了越南“八月革命”,迫切需要軍事幹部。洪水毅然辭別妻兒,回去報效祖國。洪水1945年回到越南,改名阮山,先後任第4聯區司令員、第5聯區司令員兼政委,授少將軍銜。1954年底,他回到中國,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戰鬥訓練》雜誌社社長。1955年洪水被授予正軍職少將銜,還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世紀50年代授銜的惟一外籍將軍。洪水同時兼有越南人民軍少將銜,是世界少有的兩國將軍之一。
1956年初,洪水患晚期胃癌。他要求回越南養病,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9月,毛澤東按照國家元首的規格,為他安排了專列,並親自送行,送行到車站的還有周恩來、彭德懷、葉劍英、黃克誠等中共領導人。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親自到河內火車站迎接。10月21日,洪水在河內病逝,年僅48歲。
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徵集來的黃埔軍校文物中,就有一條陝西榆林地區特產的手紡毛毯,它的主人就是中越兩國將軍洪水。
黃埔軍校培養出的眾多軍事人才,毫無疑問地曾影響和引導過中國歷史車輪的前進。
美籍華裔、著名民國史專家唐德剛在接受《青年參考》的記者提問時,高度評價黃埔軍校的軍事意義,他說:“沒有黃埔軍校就沒有北伐,沒有北伐就沒有國民黨的政權;沒有國民黨的政權,抗戰期間中國就沒有政府。國共兩黨的高層人士都和黃埔軍校有關係,可以說沒有黃埔軍校就沒有現代中國。整個一部中國近代史,逃不掉黃埔的影子。黃埔軍校誕生於中國的軍閥時代,它的誕生統一了中國的革命軍,打掉了軍閥,開啟了中國的一個新時代。”國共兩黨的軍隊都與黃埔軍校有著深厚的淵源,完全可以這麼說:沒有黃埔軍校,中國20世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