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頁)
策顧問以外的一切職務,回家修身養性。
由於蔣介石對賀衷寒只是用其才而畏其能,始終沒有給他以要職,賀最終也是不得意而終其一生,始終坐在冷板凳上,僅能解決溫飽。1972年5月,憂鬱中的賀衷寒因骨癌病逝,最後一句話是:“我已72歲了,不算短命吧!”
黃埔同學個人的命運被緊密地與他所加入的政治力量決定著,無論他日後每一步如何選擇,事實上自他開始選擇的第一步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未來的命運。而在國共兩大政治力量角逐的舞臺上,當時並不存在第三種可能。
(5)兩位黃埔軍校校長關麟徵、張耀明
1924年春,關麟徵、張耀明等從陝西經香港輾轉來到廣州,報考黃埔軍校。初來乍到,11個陝西老鄉在大街上走餓了,就決定去吃飯。關麟徵搶著說:“我來選個地方,一定又便宜又實惠。”張耀明說:“要是不便宜,你賠不賠損失?”大家跟著來到一個小攤前,每人要了一碗麵條。才付了錢,大家就嚷起來了,說上當了,一點也不便宜。關麟徵看到桌子上有一壺醋,得意地說:“有了這壺醋,就不用買菜了,還不實惠呀?”大家覺得有道理,紛紛拿過醋壺朝自個兒的碗裡倒。誰知這賣麵條的老闆小氣,吃醋要另外加錢。他們吃完麵條起身就走,店夥計追出老遠要醋錢。那個夥計當然不可能知道,在這群土得掉渣的學生中,日後會出7箇中將。否則,他也不好意思追著要那壺醋錢了。
第十四章 拜訪黃埔一期畢業生(34)
關麟徵在軍校學習期間,在各方面即已很出眾,他的最初出名是在東征戰役中,時任軍校教導第1團5連排長。在作戰中,他英勇殺敵,衝鋒在前,汕頭一戰,彈穿腿部,仍鎮定之若,笑談“腦袋還在,仍可殺敵。傷腿流血沒有什麼可惜!”當時在軍校中傳為美談。本教導團第4連2班入伍生饒榮春還寫了一首長詩,讚頌此事,詩云:
男兒之血,已灑上主義之花了。
看啊!主義之花,將日見發榮滋長,吐豔含葩。
男兒之血,已灌溉民族之心了。
黃埔一期生關麟徵、張耀明在徐州會戰前線
聽啊!東江民眾之歡聲,已高喊著:歡迎,歡迎。
——這是男兒流血之功勳。
男兒之頭顱,依然無恙;
男兒之赤血,換得了民眾“簞食壺漿”;
青天白日之旗,已遍潮汕而飄蕩;主義之花,日見芬芳;
男兒睹此,何等豪放,更何惜乎區區肢體之殘傷。
壯哉:“頭顱未擲,尚可殺敵!傷腿何害,流血何惜。”
大丈夫之言,令人興起,令人憤激。
是啊!男兒生當斯世,愴心民疾;
只要是尚存一息,犧牲求解放,終須努力。
關君啊!肢體之殘傷,是君英勇之表現,是君百世之榮光。
你可以無愧於先烈,可以媲美黃花崗。
頭顱猶未擲,尚堪赴火,尚堪蹈湯。
努力啊!拯民眾於水火,解民眾於懸樑。
責無旁貸,惟吾儕是望。
這首詩後發表在1925年4月30日出版的校刊《中國軍人》雜誌第5號上。
關麟徵是戰功顯赫的抗日名將,國民黨內公認的真將軍,在為數不多的與紅軍和解放軍以少勝多的戰役中,也有他的戰績。
抗日戰爭期間,大小戰役無數,中國軍隊取得勝利的戰役有很多,但是說到壯烈,關麟徵指揮的許多戰役可謂不在少數。如沽北口一役之慘烈,被認為是抗戰時期“激戰中之激戰”,關麟徵即在這次作戰中負傷。《關麟徵傳略》曾經這樣描述了沽北口作戰的情形:“起初是關麟徵第25師在第一線,被打殘了。黃傑第2師頂上去,換下第25師。第2師被打殘了,劉戡的第83師又頂上去,換下第2師”關麟徵、黃傑、劉戡都出身於黃埔第1期。
說到黃埔軍校校長的稱謂,這桂冠似乎只屬於蔣介石,然而當蔣介石不再擔任這一職務時,他想到的繼承者首先就是關麟徵,關在1947年冬成為第二任黃埔軍校校長,由此也可見這位關校長是國民黨軍中的厲害角色。1949年,關麟徵又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由黃埔同期同學、陝西同鄉張耀明繼任校長。
國民黨軍撤退到臺灣後,關麟徵的部隊依然是國民黨軍的王牌之師。但是,沒有過多久,他在蔣介石面前失寵。50年代初,關麟徵到香港定居,張耀明特地趕去話別。這兩位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