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團結教育本校師生及全國軍人。1926年1月,共產黨員熊雄接任政治部主任,直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夕,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一直由共產黨人直接領導。
以俄為師,以爭主義之勝利(2)
共產黨人在主管軍校政治部期間,軍校政治教育採取了多種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軍校面貌煥然一新。政治部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除了黨代表、蘇聯顧問親自兼課外,還專門聘請了蕭楚女、惲代英、張秋人、聶榮臻、高語罕、周逸群、韓麟符、許德珩等著名共產黨員和革命人士到軍校任政治教官。周恩來更是經常給學生們講課,如他在1925年專門作了題為《軍隊中的政治工作》和《武力與民眾》等報告,深刻闡述了軍隊政治工作的意義、任務和作用。同時,政治部還邀請校外政治活動家、著名人士如毛澤東、劉少奇、張太雷、蘇兆徵、劉爾崧、魯迅到校講演。政治部還組織了俱樂部,組織官兵開展政治討論與研究,成立血花劇社,油印《士兵之友》,辦壁報以及出版《黃埔日刊》、《武力與民眾》、《帝國主義》、《各國革命運動概況》等政治刊物,宣傳革命思想,推動了軍校政治教育的蓬勃開展。
《黃埔日刊》一頁周恩來在主持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期間,對全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進行了分工,制定了工作細則和條例,如《政治部服務細則》、《本校政治部政治指導員條例》、《宣傳隊組織條例》、《政治討論會規則》等。此外,軍校政治部還建立了政治問答制度。上述制度的建立與規則、條例的制定,對於搞好軍校的政治教育並使其走向正規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來,毛澤東在總結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作經驗時說:“那時軍隊有一種新氣象,官兵之間和軍民之間大體上是團結的,奮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滿了軍隊。那時軍隊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隊一新其面目。”而這種制度在中國的實行正是從黃埔軍校開始的。
黃埔軍校在共產國際幫助和中國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努力之下,在政治教育訓練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是負責管理和擔任政工任務者絕大多數是共產黨人。
軍校黨組織在校中的公開活動基本上是以政治部為公開陣地,因為軍校中共產黨員幾乎全是在做軍校中的政治工作。黃埔軍校政治部是校本部下設的6個部其中之一,其他5個部是教練部、教授部、管理部、軍需部、軍醫部。政治部的職能是掌管全校政治教育、黨務和宣傳。《政治部服務規則》規定了政治部的任務:對於全體官佐、員生、士兵、伕工負有政治訓練或指導之責,使其具有正確的政治知識,增進革命精神,自覺地遵守革命紀律,堅信本黨主義之信仰,完成國民革命之歷史使命。對外負責宣傳組織及政治指導之責,務必使人民確知革命軍為被壓迫民眾謀利益而奮鬥,以實現孫中山關於武力與人民結合,成為人民之武力之遺訓,而收軍事行動上得人民幫助之實效。
政治主任教官惲代英政治部設主任、副主任。主任承校長、黨代表或副校長之命,教育長之指導,受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指揮、監督,負責全校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因此,如周恩來在任政治部主任期間,實際上是受國共兩黨雙重領導,只不過他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現在不同的場合。政治部機關還有秘書輔助主任及副主任,督促全部部務工作。聶榮臻曾任秘書。在秘書指導下,隨從書記保管及收發重要檔案及臨時派出對外交涉等事。黃埔軍校在廣州的中期、後期,政治部下設:編譯委員會、政治指導員、教官、總務科、宣傳科、黨務科,各科下設若干股。在政治教官中,政治主任教官受政治部主任及副主任指揮,同各教官負責實施政治教育,政治教官輔助政治主任教官,分別擔任政治課程教學。
政治教育人員構成大致可以分為4種型別:一是中國共產黨人,多為專職政工人員。如先後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熊雄,政治部副主任魯易,秘書聶榮臻,政治主任教官惲代英,政治教官蕭楚女、歐陽建修、張秋人、李合林,曾任組織科長的楊其綱,任宣傳科長的安體誠,政治講師於樹德等。二是當時國民黨黨政要人兼任政治教官,如:胡漢民、汪精衛、邵元衝、顧孟餘、丁維芬,還有曾首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國民黨理論權威戴季陶等人。三是邀請當時的一些社會名流來軍校作政治演講。四是教導團連以上單位設立的黨代表直接授課。由以上所述可見,共產黨人在軍校政治教育中佔有很大的比重。這一明顯的師資力量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