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但她心繫香草等人的安危,卻無論如何也不肯走出門外。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高秀兒感覺就像過了一年,絲絲冷汗順著後背流淌下來,打溼了腰間的衣帶。忽然,洞口傳來一聲歡呼,花雲第一個鑽了出來,興奮地喊道:“嫂子,找到了!找到了!”
秘道里機關雖然不多,但是卻有九曲十八彎,在地底下根本無法辨清方向,若不是香草知道每一個拐角處的暗記,進去的人很難找到回來的路。即便如此,大家也是直到看見洞口的亮光才敢鬆一口氣。不過,洞中的寶藏十分驚人,一箱箱的金銀整齊在碼在秘道的盡頭,珍珠、瑪瑙、各種寶石、玉器不計其數。按照魏徵的估計,整個寶藏甚至超過南陳小王朝當年的國庫,就算養活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也綽綽有餘。
這麼多的寶藏,單憑他們幾個人當然運不上來。但他們還是帶上來一些金塊還有一枚玉印。這些金塊可以暫解燃眉之急。至於那枚玉印,因為放在一個十分顯眼的位置,魏徵順手把它帶了上來,想看看是件什麼寶貝。
見到眾人臉上掩飾不住的笑意,高秀兒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想起了藏在枕頭下的那張庚帖,嘆息道:“早知道有這批寶藏,夫君又何必去求謝家。若是夫君知道這個訊息,他該有多高興啊。可惜他現在也不知道在哪裡。”
為了得到謝家的支援,高秀兒甚至主動隱瞞了自己與劉子秋的關係,現在有了這些寶藏,她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
李靖不知道高秀兒心裡想著什麼,連忙安慰道:“弟妹放心,明天就派人到隴西去,只要多使些金銀,還愁探聽不到訊息嗎?”
韓忠拍著胸脯說道:“劉夫人,韓某早年在關隴一帶打過仗,這件事就交給韓某吧!”
高秀兒遲疑道:“韓將軍年事已高”
韓忠卻不假思索地說道:“韓某拉得開弓,騎得了馬,何謂年老?如今,我家公子和蘇蘇姑娘有諸位照顧,韓某別無牽掛,就讓韓某聊盡微薄之力吧!”
第14章 論英雄
就在高秀兒他們因為找到了南陳小王朝遺留的寶藏而歡呼的時候,劉子秋也開始大鍊鋼鐵。
一座座花崗岩砌成的爐子整齊地排列在威定城外,西海湖北岸的煤炭以及格爾木河附近的鐵礦石被源源不斷地運過來,像小山一樣堆在爐子兩邊。在何稠的指揮下,鮮卑戰俘們把煤炭和鐵礦石敲成小塊,然後層層相錯鋪在爐底,用木材引燃。爐火燃燒了四個時辰以後漸漸熄滅,爐膛裡出現了一些黑色的團狀物。這個鍊鐵的過程,他已經組織鮮卑戰俘試驗了幾十次,如今已經非常熟練了。
何稠指著這些黑色的團狀物解釋道:“主公,這些東西叫做塊鍊鐵,趁熱錘打以後,就會變成生鐵。”
說話間,已經有鮮卑戰俘把這些黑色團狀物撈了出來,反覆錘打起來。很快,黑色團狀物漸漸成形,還有許多像是煤渣和礦渣的東西散落在四周。劉子秋點了點頭,說道:“難怪有句話叫做趁熱打鐵,原來就是從這裡來的。”
何稠忽然眼前一亮,說道:“主公,煤炭比木炭厲害多了。這些塊鍊鐵幾乎可以直接當作生鐵使用。”
劉子秋卻很不滿意,搖了搖頭,道:“劉某送給拓跋部的生鐵比這好多了。”
何稠笑道:“主公送過去的應該是熟鐵。塊鍊鐵再反覆鍛燒、錘打幾次,就成了熟鐵。屬下看了這些塊狀鐵,有一部分比熟鐵還要好,甚至快接近鑌鐵了,煤炭的火力果然比木炭強多了。”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要從鐵礦石中提煉出鐵有還原、燒結、除渣等一系列成熟的工藝。但在古代,沒有高爐,沒有焦炭,也沒有鼓風,鍊鐵就是一個極其費時費力的過程,而且產量低、雜質多。不過,透過鍊鐵這件事就能看出古人不畏艱辛、不屈不撓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半個月來,何稠與這些鮮卑戰俘一起吃住在工地上,親自點燃爐火,親自捶打鐵塊,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艱辛,今天終於獲得了滿意的塊鍊鐵,其心中自然滿是掩飾不住的興奮。對於何稠的表現,劉子秋也是非常滿意。儘管何稠喜歡逢迎拍馬,但做事認真,仍然值得稱許。不過,塊鍊鐵也好,生鐵熟鐵也罷,都不是劉子秋最想要的。
“何大人辛苦了,劉某當為你記上一功。”劉子秋勉勵了何稠兩句,又問道:“這東西如何才能煉成鑌鐵?”
生鐵、熟鐵都脆而易折,在劉子秋眼中,只有煉成鋼鐵才真正有使用價值,也就是這個時代所說的鑌鐵。
何稠對此胸有成竹,捋須笑道:“無他,唯千錘百煉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