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4 頁)
道:“皇上頗多才華,本來就不是個昏君!”
楊廣對女人很好,尤其是漂亮女人。樊梨花、薛冶兒名義上都是楊廣的女人,雖然楊廣一直沒有寵幸過她們,但對她們都不錯,平時的賞賜也十分豐厚。作為軍戶的女兒,樊梨花身上也沾染了一些義氣,既然楊廣對她好,她就不認為楊廣是個昏君,也不願意聽到別人詆譭楊廣。
“不錯!”令樊梨花意外的是,劉子秋居然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道,“楊廣確實算不上昏庸,甚至還十分聖明!他開科舉,打破了千百年來由世家大族壟斷的取仕之道。他修運河,溝通南北,利在千秋!他御駕西征,暢通東西方的商路,目光之深遠,人所難及!他以帝王之尊,能親臨苦寒之地,著實令人敬佩!”
樊梨花瞪大了眼睛,彷彿今天才認識劉子秋一般:“你,你真這麼看?”
劉子秋點了點頭,卻又說道:“不過,看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一面。文夫人,你知道修運河死了多少人嗎?修長城死了多少人?還有他執意走大斗拔谷,又死了多少人?他不管民間疾苦,好大喜功,濫殺忠良,任用宵小,剛愎自用,方有今日之變。從這一點上來看,楊廣還也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明君。但不管怎麼說,楊廣已經成為過去,咱們活著的人還需要繼續向前看!當務之急,是儘快平息天下的**,還百姓一個安寧祥和的清平世界。”
還有一句話劉子秋沒有說,楊廣為了圖一己之次,卻拆散了多少恩愛情侶,又讓這世上多了多少怨婦怨女。站在他面前的樊梨花和薛冶兒都受害者之一,他不忍刺著別人的傷口。
樊梨花有很深的忠君思想,雖然嫁給了文昊,夫妻和睦恩愛,但在她內心深處卻始終有楊廣的影子。直到現在聽了劉子秋這番話,她才有如遭受當頭棒喝,整個人都呆在那裡,半晌說不出話來。
趁著劉子秋和樊梨花說話的功夫,薛冶兒悄悄打量了他半天,忽然問道:“石家姐姐,噢,不,應該叫她秀兒姐姐了。秀兒姐姐她還好嗎?”
劉子秋的眼神忽然變得溫柔起來,有些淡淡的思念:“如果不是西征,我們兩個男耕女織,日子何等的逍遙。”
薛冶兒幽幽一嘆,神情黯然。樊玉兒出身軍戶,講義氣、忠君父。但薛冶兒不同,她只是出自普通民家,對皇帝並沒有特殊的感情,只想尋一個終身依靠。初進西苑時,她也想方設法靠近楊廣,那是因為她別無選擇,這和大多數被選入西苑的女子心思是一樣的。雖然楊廣對她和樊玉兒一樣,賞賜頗豐。但樊玉兒家就在洛陽近郊,這些賞賜還可以託人送回家中,貼補家用,而她的家卻遠在千里之外的河北,賞賜對她來說全無用處。
西苑中的女人為了爭寵,免不了勾心鬥角,很難真正交心。一年來,薛冶兒只結識了兩個朋友,一個就是高秀兒,另一個是樊玉兒,相對來說,她和高秀兒的感情還更深一些。如今樊玉兒已經嫁為人婦,那個文昊不僅少年英武,對她更是百依百順。她原以為高秀兒已經死了,還傷心唏噓了一陣,總感到自己能夠活著,比高秀兒要強上一些。現在才知道高秀兒也是夫妻恩愛,卻只有她形單影隻。
突然,樊梨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朝著劉子秋納頭便拜,大聲道:“主公!小女子過去對主公多有不敬,請主公降罪!”
劉子秋慌忙擺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文夫人快快請起,莫要讓皇后娘娘久等了。”
如何讓樊梨花真正歸心,一直是擺在劉子秋面前的一道難題。樊梨花雖然只是一介女流,但武藝高強,通曉兵法,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個將才。劉子秋來自後世,並沒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更沒有女子不得入軍營的想法,他是打算讓樊梨花獨當一面的。但只要樊梨花一天沒有真正歸心,就始終是一顆定時炸彈,劉子秋就不敢放手用她。更何況,在樊梨花背後還有一個對她言聽計從的文昊,那也是劉子秋苦心栽培的一員虎將。
都說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陰。劉子秋只是隨口發了一通感慨,竟令樊梨花心胸頓開。不過,對楊廣的評價卻是劉子秋的肺腑之言。至少在他看來,楊廣要比歷史上許多無所作為的皇帝要勤勉得多。
樊梨花又朝劉子秋拜了兩拜,這才站起身,說道:“主公請!”
劉子秋並沒有直接進去,而是站在樓前大聲說道:“臣大隋西海軍旅帥劉子秋求見!”
他這聲喊運足了內力,聲音宏亮,直透雲霄。薛冶兒聽了心神一斂,方知樊梨花所言不虛,就憑他這身功力,面對隴西宮中的宮女太監,也確實不需要攜帶兵刃。
片刻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