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頁)
別的不說,單是劉子秋提出的製作沙盤這個方法就讓宇文愷受益非淺。宇文愷最擅長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建築另一個就是機械。沙盤不僅可以運用在軍事上,其實在建築方面也有很大的用途,可以讓他的許多設想變得更加直觀,尤其劉子秋提出的等比例概念,讓宇文愷設計出的建築無論是沙盤還是圖樣都更加精確,以他的啟發很大。
另一方面,按照劉子秋教的方法冶煉出來的鑌鐵無論硬度還是韌性都提到了一個新高度,讓宇文愷設計出來的機械可以更流暢地運轉。許多部件比過去更加小巧,卻能夠承受更大的重量。這方面,何稠也受益匪淺,只是何稠對建築並不精通,所以他的感受遠沒有宇文愷深刻。
當初主持修建長安城是宇文愷引以為豪的一樁功績。雖然後世修建的洛陽和上林十六院都離不開他的手筆,但洛陽外廓城畢竟修得十分簡陋,幾乎是項沒有完成的工程,也不符合他的本意。而上林十六院只是楊廣遊樂的地方,無論修得多麼富麗堂皇,外人根本不能一睹它的真容。所以在他修建的工程中,最得意的還是長安。
眼看長安就將發生一場大戰,戰爭的結果往往會對城池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且劉子秋還準備了大量的投石機。這些投石機是宇文愷和何稠一起主持研製的,他十分清楚這些投石機的威力,即使堅固的長安城也難以承受投石機夜以繼日的打擊。長安城就像宇文愷的孩子,他當然不希望長安城毀於戰火,這也是他主動獻策的另一個原因。
宇文愷指著沙盤說道:“主公請看這裡。”
劉子秋盯著沙盤看了一會,點了點頭,說道:“這是廣通渠。”
廣通渠也是大運河的一部分,從長安城穿城而過,各地的糧食就是透過這條運河運到長安的。但是長安城設定了兩道水閘門,水閘門放下,早已經堵截了從廣通渠進入長安城的通道,由水路進入長安城很不現實。
“不錯,這裡正是廣通渠。”宇文愷笑了起來,說道,“主公請細看,這邊屬下標了條紅線。”
劉子秋精神為之一振,問道:“莫非你預先設了暗道?”
宇文愷慌忙說道:“屬下怎敢私自設定暗道,這裡是屬下設定的排水暗渠。”
聽說宇文愷設定了排水暗渠,劉子秋心中就是一亮。他是特種兵出身,自然明白排水暗渠意味著什麼,連忙問道:“排水暗渠有多高?城裡還有沒有其他人知道?”
宇文愷想了想,說道:“暗渠最低處也在五尺以上,完全可以容一個人透過,只是需要彎腰而已。當初修建長安城的工匠後來大多調去繼續修建洛陽城去了,城裡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條排水暗渠。”
劉子秋不由沉吟起來,這是一個冒險。如果楊玄感也知道這條排水暗渠,只要在出口預設一支伏兵,那麼他進去多少人馬,就會被消滅多少人馬。但從內心來說,劉子秋也不希望透過強攻破壞長安城原有的城牆和其他建築。他在營帳裡來回踱了幾圈,又問道:“出口在哪裡?”
宇文愷對此早就瞭然於胸,脫口說道:“如果主公要想透過排水暗渠進入長安城,進口便在廣通渠上。城內的出口共有三處,一處是城東的龍首渠,還有兩處都在城南,一處叫做著永安渠,一處叫做清明渠。”
“城南!快,指給某看看,是城南什麼所在?”劉子秋心頭一喜。根據前期潛入城中的細作密報,長安城雖然規模宏大,但人口卻嚴重不足,城南一帶的十多個裡坊住戶很少,非常冷落荒涼。如果出口在城南方向,正好可以讓大軍透過排水暗渠潛進去,在那裡秘密集結。
宇文愷在沙盤上看了一會,非常確定地指了兩個地方,說道:“排水暗渠一經確定很難再有改變,就是這裡!”
劉子秋點了點頭,朝著清明渠上的一個出口指了指,說道:“這裡便是主攻方向,另外兩處也不可放棄。張亮,你率領軍馬在北門展開佯攻,注意用弓箭壓制城頭的守軍。史大奈,你挑選一萬名精銳士兵從暗渠潛入城中清明渠出口,然後趁著夜色奪取南門!桂海求,你挑選五千精兵從永安渠出口潛入,任務是阻擊城內派往南門的援兵。文昊!”
文昊剛剛從天水趕來,聽到命令立刻拱手說道:“主公,是不是讓末將從龍首渠潛入?”
劉子秋擺了擺手,說道:“你的任務是潛伏在南門外,與史大奈裡應外合,必須確保奪下並守住南門。”
文昊好久沒有打過硬仗,早就在摩拳擦掌。但奪取南門是史大奈的任務,他只是擔任接應,便有些失望,拱手道:“主公,末將願意潛進城去,揮師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