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1/4 頁)
王玉鳳跟在花雲身邊五六年,自然清楚花雲的本領,倒沒有絲毫驚訝。只是她的內心著實盼望是劉子秋帶她“飛”上屋頂,卻未能如願,多少有些遺憾。
杜如晦看到這兩個年近五旬的“老者”,輕輕鬆鬆就帶著他和那位年輕姑娘上了屋頂,心中不由駭然。尤其花雲假扮的那個貴婦人,更令他吃驚。因為王玉鳳雖是個女子,身高卻在七尺開外,而他的身高才六尺出頭,兩相比較,花雲的難度顯然更大一些。
看著腳下如螻蟻般渺小的人群,杜如晦心中有些發慌,半晌方才說道:“老丈、老夫人,真是好功夫。”
不過,想起剛才自己被那十幾個家奴圍毆的時候,好像是這對老夫婦的手下解救了自己,心裡又有些擔心。這對老夫婦自己一身好武藝,又有一群彪悍的手下,家中還蓄養著如此美貌的胡姬,絕對不是一般人,而洛陽城中從沒聽說過有這樣一戶人家。如此說來,這對老夫婦或許來自外郡,也許他們是一對江洋大盜也說不定。想到自己居然跟江洋大盜攪在一起,杜如晦就有些後怕,想要離劉子秋遠一點,可是坐屋頂邊緣卻又不敢亂動。
劉子秋倒沒有閒情逸致卻猜測杜如晦的小心思,他朝著底下那座高臺看了一眼,笑道:“杜公子以一文弱書生,卻能仗義執言,實乃讀書人的楷模,腹中才華也必定不凡,為何沒有參加四年前的科舉考試?”
杜如晦嘆息道:“科舉始於前朝,杜某也曾經參加過一次,最後得以高中的都是富家子弟,而杜某卻不幸落。杜某以為本朝的科舉與前朝一樣,都是那些富家子弟的天下,而杜某家道中落,早已心灰意冷,因此不願去行此無用之功。”
劉子秋“哦”了一聲,點頭道:“今年又是科舉之年,不知杜公子可有意參加?”
杜如晦臉上的神情卻堅定起來,說道:“當今聖上乃是少有的賢明君主,他連長孫無忌、李建成那樣的罪人都肯赦免,胸懷之寬廣令人敬佩,定然不會在意貧賤之分。所以,杜某倒是打算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這才早早來到洛陽。可惜,看到這一點的絕非杜某一人,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的人數肯定遠超去年,要想從中脫穎而出,不容易啊。”
說到這裡,杜如晦便忍不住搖了搖頭,顯然對錯過了第一屆科舉考試頗為懊悔。但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可買,錯過了也就錯過了,現在懊悔也已經無濟於事。
劉子秋卻笑了起來,說道:“以杜公子的才學,雖不能保證奪取狀元之位,但躋身三百六十名進士之列,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杜如晦臉上泛起一絲苦笑,說道:“老丈有所不知。剛才那幾個錦衣少年都是世家子弟,雖然紈絝了些,但自幼習讀詩書,才華還是有的。就如其中那位盧公子,是范陽盧家的嫡系子弟,平時有名師教導,才學就不在杜某之下。而像盧公子這樣的人,恐怕還有不少。”
劉子秋冷笑道:“品行不端,才學再好又頂個屁用!”
聽到劉子秋說了一句粗話,杜如晦更加確信了他江洋大盜的身份,因此便不敢接話。
那邊,花雲和王玉鳳對他們的談話並不感興趣,目光一直注視著下面的高臺。距離雖然遠了一點,不過劉子秋和花雲都是習武之力,目力遠勝常人,倒不用擔心看不清楚。此時,已經有幾個人影在高臺上走動,想必傳說中有胡姬獻舞很快就要上演了。
王玉鳳沒有劉子秋和花雲那麼好的目力,未免有些焦急,卻又不敢說出來,在那裡抓耳撓腮,不時拿眼睛去瞄劉子秋。
劉子秋見狀,從懷裡取出一隻千里鏡,笑道:“看不清的話,用這個試試。”
因為沒有玻璃,千里鏡都是用水晶磨製而成,每一隻都是價值不菲,軍中也只有少數高階將領才有資格配備,但在皇宮中卻不是什麼稀罕物件。那幾位娘娘都是人手一隻,就連劉思根這樣的孩童也都有份。當然,對劉思根兄弟姐妹幾個來說,千里鏡就是一件玩具而已,倒不可能給他們最精細的千里鏡,分給他們的都只是一些殘次品罷了。不過,王玉鳳這些宮女卻只是聽說過千里鏡的名頭,偶爾也能遠觀,卻無緣得到了。也正是因為有了千里鏡,高秀兒她們才願意呆在宮城之上,這樣足不出戶,照樣可以觀賞到元宵燈會的盛況。
此時見到劉子秋遞過來的千里鏡,王玉鳳自然滿心歡喜,接過來的時候還能感受到千里鏡上帶著劉子秋的體溫和一股男人的氣息,這令王玉鳳一顆芳心更是怦怦地跳過不停,甚至連道謝都忘記了。
女人總是敏感,花雲雖然化妝成了一個老嫗,心態卻不可能隨之變老,很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