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2/4 頁)
和那些高麗婢子也沒有多大差別。如果乖巧聽話,還能得到他的寵愛,否則便是打殺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當然,看在高元還是高麗王的面子上,他也不可能真的打殺高元的女兒,頂多對兩位公主不聞不問罷了。不過,以高麗女人逆來順受的性格,想必也不可能不乖巧聽話。
劉子秋並沒有過多地去關注眾人的感受,帶著隊伍離開國內城,踏上了返回洛陽的歸途。這一路比來時平靜了許多,也不需要著急趕路,劉子秋倒是有時間挨個郡縣停留一下,既對當地官員表示慰問,也順道體察一下民情。
隋末的那場大亂,河北、山東兩地受害最深。雖然經過一年的休生養息,放眼望去,仍是一片蕭條,許多荒蕪的土地一時還難以恢復。劉子秋接連經過幾個郡縣之後,頒下一道聖旨,在北方各地大力推廣小麥的種植。
相比於高粱、粟米這些傳統穀物,小麥的產量更高,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讓北方實現糧食自給,情況好的話,還能有所結餘。過去,小麥主要在西北等地種植,但是因為人們沒有掌握正確的食用方法,不易消化,因而傳出小麥有毒的說法,就連孫思邈也把這種說法記載進了千金方。當然,這段記載已經被劉子秋偷偷刪掉了。現在,劉子秋將小麥的食用方法推廣開來,雪白的饅頭,香噴噴的包子,還有水餃、餛飩、麵條都被人們視為美食,推廣小麥種植是水到渠成的時候了。
一路走,一路看,半個月以後,隊伍行至趙郡,忽然有一身紅衣的八百里加急來到軍前:“啟奏陛下,西北急報!”
這時,東北的局勢基本平定,劉子秋已經可以騰出手來,並不似起初那般焦急了。他慢條斯理地接過急報,看了兩眼便遞給趙凌,說道:“達曼居然派出了一隊使臣,還趕著幾百只牛羊,不知道又想整什麼妖蛾子。”
趙凌笑道:“陛下,微臣以為,無非兩點。一是下戰書,二是想和親。”
劉子秋點了點頭,說道:“下戰書的可能性很大,畢竟達曼召集二十萬大軍可不是為了打獵。聽說這一次,各部落從十二三歲的少年到六十歲的老人都在應徵之列。這一回,達曼幾乎是傾全族之力,即使朕答應和親,恐怕也難以避免一場大戰了。不過,朕想不通,這達曼還會再提和親?”
趙凌也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微臣也想不通,可是他如果不是為了和親,趕著幾百頭牛羊做什麼?難道是為了邊貿不成。”
對於這種事情,劉子秋向來不喜歡動腦子猜測,笑著揚了揚馬鞭,說道:“咱們還是加快行程,等到了洛陽一切自明!”
達曼等人行動的訊息是從西北草原上送過來的,按照日程推算,此時達曼的使臣應該已經進入長安了。劉子秋倒是很想想看看達曼又使什麼詭計,所以他要趕在達曼的使者之前回到洛陽。
五天以後,劉子秋大軍返回了洛陽。這一次東征高麗,在大漢民間幾乎沒有傳出什麼訊息。而且劉子秋也不希望給百姓留下一個好戰的形象,讓人誤會他窮兵黷武,因此下令對這次戰事不予宣揚。當然,即使不宣揚,這次戰事勝利的訊息還是在群臣之間流傳開來,讓人倍受鼓舞。
就在劉子秋返回洛陽宮中的第二天,西突厥處羅可汗達曼的使臣也到了東都。為首的使臣是個滿臉鬍鬚的大漢,身高足有兩米,按照劉子秋的目測,此人的體重不會少於三百斤,看上去就像一尊黑黝黝的鐵塔杵在大殿上,嗓門也是大得出奇:“突厥處羅可汗麾下特勤射匱拜見大漢皇帝陛下!願大漢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一聲大喊如雷鳴般在殿上傳揚開來,震得屋頂上的灰塵都“撲喇喇”地直往下掉。這哪裡是拜見,分明是示威。
張亮頓時大怒,也放聲喝道:“大膽狂徒,見了吾皇為何不跪!”
按照劉子秋頒佈的律法,大漢王朝已經廢除了跪拜之禮,但是一些外國使臣見到劉子秋的時候,因為不知道這條律法,往往仍然會行跪拜之禮。對於這種情況,劉子秋倒沒有刻意去改變什麼,往往泰然受之。當然,如果對方不想行跪拜之禮,劉子秋一般也不會強求。
不過,對於射匱今天的挑釁行為,劉子秋倒是有些動怒,冷冷地說道:“魏先生,若是有外臣對朕不敬,該當何罪?”
和射匱跟張亮的對吼不同,劉子秋的聲音不大,但無形中自有一股威壓之勢,令射匱的身體不由自主地便是一顫,但他很快便收斂心神,挺了挺胸膛。他不相信劉子秋會對他這個使者有什麼極端之舉。
魏先生對射匱一進來便公然挑釁的行為也是十分不滿,連忙拱手說道:“回陛下,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