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面無人色。今天在城門大大地丟了一回臉,他回衙以後悶悶不樂,正準備召集心腹計議,想尋機復仇,既掙回面子,又向楊家示好。誰料這個花雲上來便殺了三人,而且都是正六品的官員,簡直就是個亡命之徒。
董超自知兵沒有花雲多,下手沒有花雲狠,又無權管轄他,即使官位比他高,也只能忍氣吞聲,無奈地搖了搖頭,自嘲道:“還是等楊家來收拾他吧。”
下午,餘杭城外的校場上,一片肅穆。花雲站在點將臺上,看著下面稀稀落落的隊伍,不覺皺眉問道:“郭郎將,所有的府兵盡在此處?”
郭文慶拱手道:“回大帥,餘杭鷹揚府兵額兩千員,有兩百人應召西征,其餘盡在此處。”
花雲冷笑道:“你當本帥是瞎子嗎?就是將你我都算上,也不足一千之數吧!”
雖然春寒料峭,但想起花雲今天處決趙正風等人時的狠辣,郭文慶額頭上的汗都下來了,支吾道:“這個,這個”
“說不出來了吧!”花雲正眼都不瞧郭文慶一下,冷冷地說道,“吃空餉吃到這個地步,萬一江南有事,你拿什麼向皇上交代!”
府兵是不領餉銀的,所謂吃空餉其實吃的就是土地。按照軍制,每戶府兵可以分到二十畝良田,少一千軍戶,就是兩萬畝良田,按二十兩一畝的價格計算,整整四十萬兩白銀。如此貪瀆大案,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郭文慶再也顧不得顏面,單膝跪倒,連聲說道:“大帥明察,這都是前任楊郎將所為,實與末將等無干啊。”
四十萬兩白銀,楊萬項一個人是絕對吃不下的,郭文慶和一干屬官、將佐都得些甜頭,才會睜隻眼閉隻眼。而且要將軍田換成銀兩,必須先將軍田轉成民田,這就少不得要透過餘杭郡,太守董超自然也會牽扯其中。
如果真把這件案子捅出去,那就真是餘杭郡中無好人了。再說了,楊萬項已經卸任多日,依賴楊家的權勢,他極有可能逍遙法外,倒黴的只會是這些朝中無人的下層官吏。
李靖深知其中道理,乾咳兩聲,提醒道:“大帥,何不請郭郎將戴罪立功,把缺額補上。”
郭文慶感激地看了李靖一眼,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末將願意將功贖罪,儘快把員額補上。”
想成為軍戶的大有人在,要補上員額並不困難,真正難在去哪裡弄兩萬畝良田回來。李靖深明其中的道理,又笑道:“江南地廣人稀,多開墾些荒地便是。與餘杭郡打交道的事,郭郎將應該不會為難吧。”
開墾荒地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這件事如果辦成了,順帶也幫董超擦乾淨了屁股,他斷沒有不答應的道理。郭文慶連聲應是,又感激地看了花雲的這位親信一眼,有意相交,不由脫口問道:“還未請教兄臺尊姓大名。”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李靖深詣此道。這樣一來,既不需要讓郭文慶等人將吞進肚子裡的好處吐出來,又可以緩和與董超的關係。畢竟花雲在鷹揚府沒有根基,許多事情還必須依賴郭文慶他們去完成。而鷹揚府又設在餘杭城裡,免不了與地方打些交道,也不能將關係搞得太僵。
這些道理,李靖來之前已經跟花雲講過。花雲見郭文慶主動與李靖套起了近乎,不由笑了起來,說道:“這是俺大哥李靖,也是本府校尉,將來都是同僚,你們多親近親近。”
這還是花雲上任以來第一次露出笑容,眾人也不覺都跟著笑了起來,這才發現,年輕的大帥笑起來還蠻好看的。
郭文慶卻小心翼翼地說道:“大帥,這樣似乎有些不合規矩。末將以為,可以安排李大哥先做一名隊長。半年以後擬個功勞報上去,升任旅帥。再半年”
半年升旅帥,再半年升校尉,這個速度已經異乎尋常了。如果不是郭文慶有意結交李靖,同時向花雲示好,他是斷斷不會出此計謀的。
花雲卻滿不在乎地說道:“俺大哥本是官身,駕部員外郎做個校尉,有何不可?若不是皇上欽點,俺這郎將的位置都情願讓他。”
隋朝制度,一旦當了官,身份便隨之改變,即使因為犯罪被罷免,也保留官身,同樣不需要繳納賦稅,而且隨時可以起復。這樣的起復,長官便可以批准,只需向上報備即可。
鷹揚府官員需要向兵部報備,而李靖原任駕部員外郎本是兵部官員,報備上去自無不允之理。再說了,駕部員外郎是正六品,校尉是從六品,按理說,李靖還吃虧了。
別駕向青亭也有意向花雲示好,哪肯放過這次機會,連忙拱手說道:“稟大帥,趙正風罪有應得,但長史卻不能久缺,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