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又不敢再去向張壽討要,只得咬牙說道:“愣著幹什麼!集合隊伍,反正朝西走是不會錯的!”
江南不僅春天來得早,天也亮的早。當宇文敬正被夜裡的那場大雪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沐浴在晨曦中的長山村村口的吊橋已經放了下來,一隊人馬從村子裡走了出來,當先一匹馬上正是花雲,他也在和時間賽跑。
花雲的餘杭鷹揚府郎將雖然是楊廣親自任命的,但文書上卻寫得明明白白,他必須在二月十五之前到任,而今天已經是二月十四了。任命書上設定到任期限本無可厚非,只是花雲這份文書的期限也太緊了些。
這份文書是兵部尚書段文振出具的,段文振與楊家素來交好,免不了受了楊玄感的請託,在文書期限上做些手腳。只是段文振並不肯做得太過分,時間雖然緊了點,但正常情況下完全來得及。
可是花雲這一路走來,先是為了躲避楊家的追殺,繞了遠路,後來又在長山村養傷耽擱了數日,竟拖到了今天。
跟花雲一起上任的還有李靖和長山村的十二個精壯少年。這十二個少年並不是以栓子為首的那支尖刀,而從落選的三十六人裡挑選出來的,他們將擔任花雲的親兵。至於李靖,卻成了餘杭鷹揚府的一名校尉。
李靖來到長山村以後,與魏徵一文一武,相處甚歡。魏徵知道他是劉子秋的結義兄長,現在又不遠千里來到長山村安家落戶,自然對他毫無保留。
在得知劉子秋與魏徵的密謀以後,李靖陷入沉思。
從內心來講,李靖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個忠臣,但他並非愚忠,否則早就向朝廷首告楊玄感和韓世諤的密謀了。現在無官一身輕,他再不需要有這個心理負擔。
造反爭天下是件大事,最重要的是必須跟對人。韓世諤選擇楊玄感顯然就是個錯誤,他剛辭去郎將之職,丟了兵權,轉眼便遭到楊家的冷遇。
李靖是個聰明人,他不會去趟楊玄感這個渾水。不過,對劉子秋就不同了。拋開劉子秋與他的結拜之情不提,劉子秋重義氣,為朋友不惜以身犯險,單憑這一點就值得他一試。
造反還需要有本錢,也就是錢糧兵馬。現在,劉子秋的背後有了江南謝家的支援,錢糧不成問題,所缺的不過兵馬和時機。花雲也是劉子秋的結義兄弟,又執掌著江南唯一的鷹揚府,管著兩千軍府,這樣一支重要的力量,自然必須牢牢控制住。李靖和魏徵幾乎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一點。
從花雲一路遭遇的追殺來看,楊玄感始終不肯放棄餘杭鷹揚府。這一點微薄的兵力楊玄感並不在乎,他更多的還是為了保護楊家在長山鹽場和江南的利益。但這支力量對李靖和魏徵卻太重要了,他們不會作絲毫退讓,必須保證花雲順利上任。
李靖親自出馬,屈尊做一名校尉,只因他和魏徵都看出來,花雲此次上任,表面風光,內裡卻兇險無比。
第1章 點卯
餘杭雖比不上洛陽繁華,卻也是江南大郡。日上三竿,正是城門口最繁忙的時候,熙熙攘攘的人群進進出出。忽然,從官道上來了一隊騎兵。
守門的兵丁本來還有些沒精打采,見到這隊騎兵,突然便來了精神。其中一人攔向前去,大喊道:“汝等是哪來的軍兵,沒有太守大人的特許,不得擅自入城!”
騎兵隊中早有人厲聲喝道:“大膽!新任鷹揚府郎將花將軍在此,還不速速讓開!”
這隊騎兵共有九人,除了中間那人看上去比較老成以外,其他幾個年歲都不甚高,但一個個盔明甲亮,又騎著高頭大馬,氣勢卻是十足。
那名出來阻攔的守門兵丁,聲音不知不覺便低了下來,小心翼翼地說道:“回稟將軍,非是小的不肯讓路,實在是太守大人前幾日頒下嚴令,不可放一名騎兵入城。”
中間那位老成些的“花將軍”頓時面色不悅,沉聲說道:“本將軍回自己衙門,也要受你家太守鉗制不成!”
大隋官制,郡分上、中、下三等,上郡太守從三品,中郡太守正四品,下郡太守從四品。餘杭是中郡,太守董超是個正四品的官員,而鷹揚郎將是正五品,中間差了整整兩級。
但鷹揚府屬軍隊序列,不歸地方太守管轄。相反,各郡太守兵馬有限,遇到討伐盜賊、鎮壓反叛之類的事情還要請求鷹揚郎將協助。因此,一般情況下,各地太守都會主動與鷹揚郎將搞好關係。
而且餘杭鷹揚府便設在餘杭城裡,就算餘杭太守親自過來,也沒有理由阻止這位“花將軍”進城。這位花將軍自然有恃無恐,根本不把幾個守門兵丁放在眼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