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頁)
“好!那我先送你去見你姥姥!”
拓跋元居突然拔出腰刀,照著慕容寒的坐騎腿上便是一刀。那馬吃疼,一聲長嘶,人立而起,竟將慕容寒掀下馬來。不待慕容寒從地上爬起來,拓跋元居早搶上前去,又是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慕容寒的從人大驚,四散而逃。此時,拓跋木彌也顧不得責怪兒子,一聲唿哨,部眾群集,早將那隊從人團團圍住,亂刀齊下,把他們剁成肉泥。
看著眼前的亂局,拓跋木彌嘆息道:“孽子,你乾的好事,這下如何收場。”
拓跋元居不以為然地說道:“父王,孩兒在狄道遇到一人,乃是隋軍中的勇士。以孩兒的身手,鬥不過他三合。有此人在,慕容伏允必敗無疑。”
拓跋千玉知道自己這下不用再嫁給慕容伏允了,更是滿心歡喜,勸道:“父王息怒,哥哥說的不錯,大隋勢不可擋,咱們的族人又何必替鮮卑人賣命!”
劉子秋萬萬想不到,他與拓跋元居的偶然交手,卻有一個意外的收穫,讓慕容伏允失去了一個強援。在吐谷渾境內的党項人有四萬多戶,能戰之士更是超過五萬,這樣強大的一支力量如果團結起來,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事已至此,拓跋木彌也無話可說,只得搖頭道:“通知族人和房當、頗超二氏,先躲進山裡,靜觀其變吧。”
卻說楊廣的車駕只在狄道停留了一天便繼續西進,行軍的速度也忽然加快了起來。二月十一日,大軍出臨津關,渡黃河。二月十三日,抵達西平,楊廣在郊外舉行閱兵大典,親賜酒食,犒賞三軍。一種大戰來臨之前的緊張氣氛在軍營中漫延開來,就連初入大隋軍伍的劉子秋,也能夠明顯地感覺得到。不過,真正受到影響的只有各地徵召來的府兵,京軍宿衛依然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當天下午,宇文敬從中軍回來,緊接著便將手下的校尉、旅帥都召集進了他的大帳。直到傍晚,柳鬱才回到自己的軍營。他一回來,便立刻派人將劉子秋叫了過去,問道:“新年前後,你組織練兵,效果如何?”
劉子秋詫異道:“咱們不是隻負責運送糧草嗎?”
“自古兵貴神速,此次西征卻”說到這裡,柳鬱頓了頓,似乎覺得這些話有點不敬,改口道,“吐谷渾國主慕容伏允已經在復袁川佈下重兵。皇上下旨,抽調二十萬大軍分駐金山、雪山、琵琶峽、泥嶺四處,成合圍之勢。”
“標下明白了,我部亦在抽調之列。”劉子秋表面上波瀾不驚,暗中卻挑起了大拇指。
儘管歷史上對楊廣多有惡評,但不可否認,楊廣確實算得上一個文武全才。他的詩文廣為流傳,修運河、開科舉,更是前無古人的壯舉。在軍事上,楊廣也頗具戰略眼光。
吐谷渾地域數千裡,那裡自漢以來便屬於西域都護府管轄。直到晉末,來自遼東鮮卑慕容部落的一個分支遷徙過來,漸漸發展壯大,成為橫亙在絲綢之路上的一根尖刺。這裡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楊廣要打通東西方的商路,就必須先行拿下吐谷渾。楊廣可以容忍鐵勒犯邊後的主動請降,卻不願接納吐谷渾,原因便在此處。
而楊廣故意放慢行軍的速度,讓吐谷渾人偵知訊息,預作準備,卻有著更深的用意。
第75章 和時間賽跑
在西域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除了鮮卑人,還生活著羌、室韋、突厥、鐵勒等遊牧部落。和漢代的匈奴、後世的蒙古一樣,這些遊牧部落幾乎全民皆兵,只要拉得開弓的都是合格的戰士。遊牧騎兵不僅擁有強大的機動性,而且對環境的適應性也遠超農耕民族。相反,大隋軍隊在這種地方征戰,不談對環境的適應,單單後勤補給就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楊廣故意放慢行軍的速度,將訊息散佈出去,就是為了吸引吐谷渾人集中兵力。一方面,楊廣自己非常喜歡這樣的大場面,另一方面,也確實有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如今慕容伏允果然中計,幾乎將全國兵力都集中到了復袁川。
穿越過來的劉子秋當然一眼就看穿了楊廣的用意,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而柳鬱卻滿面愁容,說道:“咱們不僅在抽調之列,更被宇文郎將委為先行。”
劉子秋笑道:“那也無妨,吐谷渾人雖擅騎射,然我部憑險固守,他又能奈我何?”
柳鬱卻搖了搖頭,說道:“我部被分在左侯衛將軍張壽部下,任務是駐守泥嶺。泥嶺你知道嗎?在復袁川的西邊。”
劉子秋這才明白此次作戰任務有多重要。
復袁川是發源於車我真山的一條大河,慕容伏允的軍隊便駐紮在復袁川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