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軍司令,當時健康狀況不佳的松井石根大將被提升統帥中方面軍,這支部隊由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組成。12月8日,朝香率領的部隊開始攻打南京防禦陣地。只經過了5天的抵抗,擁有大約40到50萬人口、有城牆環繞的南京於12月13日陷落。
沒有任何“洗劫”南京的命令。大本營也沒有下令將消滅全體敵人作為南京包圍戰役的最終目標。不過,確實有不留俘虜的明確命令。南京一陷落,日本兵便開始集體處決俘虜和繳械投降的逃兵。他們還進行了空前的、作戰計劃外的縱火、掠奪、殺人和強姦等殘暴行為。由此導致的大屠殺在城內和附近6個村莊持續了3個月,遠遠超出了前期在上海戰役和沿著中國軍逃往南京的路上所犯下的暴行。中島中將的第十六師團僅在進入南京的第一天,就殺害了近3�23萬名中國俘虜和逃兵。不過日本人的估算將這個總計降到了2�4萬人。
當松井和朝香將軍堅持要在12月17日騎馬沿著寬闊的南京主要大街行進舉行勝利遊行時,朝香的參謀長飯沼守命令第十六和第九師團加強對被佔領的南京及其周邊村莊進行掃蕩,以保證皇室親王萬無一失。12月16日晚到17日清晨,已取得了戰鬥勝利的日本軍圍剿了基本上已經放棄了武器、褪去了軍服,在拼命逃跑的中國殘餘部隊,單是在南京城內就殺害了超過1�7萬名的成年男子和未成年男子。如此同時,第九師團在南京的外圍行政區域加強了殲滅作戰。
12月17日下午2點,在海軍大將長谷川陪同下,松井將軍向東方的皇宮遙拜,並在前國民黨政府辦公大樓前升起太陽旗,以此結束了勝利慶典。松井高呼三遍:“大元帥陛下萬歲!”集結的2萬多名戰鬥部隊——相當於佔領南京部隊的1/3,也同聲唱和。
關於南京城牆內和近郊農村的中國犧牲者總數,至今仍在激烈地爭論中。日本人估算的比較適當的數字為“不少於20萬人”同時他們也承認實際數字也許永遠無法知道。戰後東京戰犯法庭接受了“20萬以上”的平民和俘虜於“最初的六週內,在南京及其附近地區被殺害”的估算值。在南京舉行的戰犯審判接受的數值是“30萬人以上,”後來中國又將犧牲者人數提高到34萬人,但是這個數值未被證實。1937年12月,西方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最初報道以有限的來自市內的訊息為基礎,推測在最初幾天被殺害的人有1萬到2萬以上。談到導致日本兵犯下如此駭人聽聞罪行的特殊的戰場狀況,日本歷史學家們最常論及的是軍紀的敗壞、種族沙文主義、報復心理和“心理上的極度憤怒。”
強姦受害者的人數也處於爭論之中。當時的外國觀察員估計,在佔領初期,當日本帝國陸軍將南京與中國的其他地區完全隔離封鎖起來時,每天大約有1000名各年齡層的婦女和少女遭到性攻擊和強姦。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3月下旬,軍隊的秩序得到恢復為止。此時,“慰安所”的數量開始激增,在裡面被迫充當妓女的是從日本全國各地徵集來的婦女。陸軍在華中新建了一個“中華民國維新政府”,與3個月前在北京建立的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相對應。然而,對中國平民的大規模暴虐行為仍在繼續。從1937年7月對中國戰爭開始到1939年末,共有420名日本士兵因強姦和殺害中國婦女受到軍事法庭判決。但是,沒有一名日本士兵因此被判死刑。
當時有幾百名日本記者和新聞紀錄片攝影者在中國做隨軍記者,相比之下,歐美記者為少數。然而,只有後者向世界報道了事實真相。受到審查的日本新聞界被禁止引用國外批判日本的新聞報道。沒有報紙提到屠殺、戰爭犯罪、對平民的恐怖行為和強姦,被提及的僅僅是在南京抓到許多俘虜,大量中國人的遺體沒有被掩埋。不過,2名日本軍少尉比賽用軍刀砍死一百名中國士兵的訊息在南京被佔領之前倒是在《東京日日新聞》上出現過幾次,為了解日本軍在中國戰場上的暴行提供了線索。在日本,只有像基督教學者矢內原忠雄那樣極有洞察力的日本讀者和能讀到外國報紙的人才知道真相,才能意識到身著軍服的殺人者犯下的罪行與日本理想化的自畫像差之千里。
第三部分:聖戰南京暴行
皇室成員都聽說了大屠殺和幾近全面崩潰的軍紀情況,其中包括良子皇后的叔父、50歲的朝香親王,他在松井大將指揮進攻南京時任司令官,是大屠殺最激烈時南京城中最高將領。陸軍航空本部長、49歲的東久邇親王也是良子皇后的叔父。陸軍參謀總長、71歲的閒院親王。當然,陸軍大臣杉山也掌握這一切,還有許多大本營高中層軍官。眾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