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魁叔心底暗笑,人家王克徵憋在家裡是因為你兒子把他的事情全做了,只能窩在家裡當人偶。至於瞞著上頭做事,魁叔更是耳熟能詳,當初孫虎就是這樣拉出的山子營。什麼事情只有上頭不插手,下面的人肯定有辦法溝通的,畢竟誰都有用得著對方的地方。
孫虎和魁叔絕對想不到的是,孫復的目的不是巡診這麼簡單。他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大革命時代,開始擴大自己在周邊的影響力了,而這些軍醫、學員就是最佳的滲透工具。
這些人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決定附近的民心相悖,如果是平時,這種邀買人心的舉動,肯定會被飾以意圖謀反的名頭,但是現在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已經低到了一個可怕的數字,孫復一點都不擔心出什麼問題,不然他也不會肆無忌憚的擴軍了。
二十一章 零號基地
兩百來人的佇列並不龐大,只不過佔據了廣場很小的一塊地方,不過這些稚嫩的臉龐讓孫復想起了兩年多前山子營的第一批新兵的樣子。
當年只有不到兩百的一群少年,現在已經卻已經成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的中堅力量。武器也從委員會步槍,換裝了最新的毛瑟98式步槍、輕重機槍、山野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戰力也是不斷的增加。雖然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但是隨著軍紀逐漸深入人心,成為士兵的一種生活習慣,再沒有人可以質疑這支軍紀嚴明的軍隊的戰力。
少年們身上清一色的黑色對襟上衣,七顆黃騰騰的銅釦構成一排直線,方形立領襯托著挺直的脖子,看起來精神穩重,沒有絲毫的散漫之氣,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眼前的少年年紀並不比當年的山子營少年大多少,都是一群十六七歲的未成年人。如果不是孫復知道這些人的底細,根本無法相信這是一群少年。
堅韌、平淡的眼神根本不是他們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情緒,只有那些飽經滄桑的中年人才可能有這樣的情緒。
能讓他們擁有這種超越年齡的心境不是因為孫復的緣故,而是他們本身經歷的苦難太多了。無法想象在這個沒有人權的時代,十多歲的孤兒該如何生存。他們本該是受父母寵愛,受師長教導的孩子,卻因為各種原因被迫流浪街頭,或乞討為生,或盜竊苟安,利用各種自己能做的到的手段掙扎於世。
孫復雖然明白孤兒是哪一個時代都無法避免的悲劇,更別提這個鴉片鬼橫行的悲慘時代了,但是仍然心有感傷。自從孫家的商品走出茂名的時候,孫家就開始在南中國收攏街面上的少年乞丐,還有因為各種原因流浪街頭的少年兒童。三年來,孫家的收攏孤兒建起的學校就已經超過了五所,容納了一千多人的男女少年和兒童。
一千多人看似是個不小的數字,其實相比於南中國的數億人口來說,數字實在是小的可憐。如果稍微細算起來,但是高州的孤兒數量就不止千人,放大到南中國,最少有數萬的孤兒,更不要提那些被自己抽鴉片的父母賣掉的孩子了。不過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雖然有很多的孤兒和被販賣的少年,不過龐大的社會消耗之下,孫家能收攏的數字就很少了。
只要是流浪街頭的女孩,無論是多大歲數,一般都不會流浪太久,運氣好些被養得起的人家拉去當了童養媳,倒黴些的被妓院、人口販子帶走了,結果肯定好不了。倒是男孩,一般是沒有人願意收攏的,不過仍有不少被富裕人家買去為奴作僕,更多的消失在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再無音訊。
能在無依無靠中保住自己的性命,本是就是運氣和能力的結合,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比之那些消失在世界上的孩子強出一些。
眾所周知,孤兒對恩情的感受比之常人更甚,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對於恩仇有著自己獨特的體悟。孫家對於收攏的少年,從不讓他們從事什麼勞動,只是把他們分做年齡段送到了學校讀書,孫複眼前的這些都是目前年齡最長的一群,他們大部分來到時候只有十四五歲,還沒有什麼生存的能力,現在卻看不出絲毫的邋遢和悽慘。
兩年來他們學到的東西比之其他學堂的學生要多出一倍,這倒不是孫復特別加重的學習任務,而是因為他們都已經沒有了家庭。沒有家庭就意味著沒有什麼節日,也沒有什麼假期,整日裡一天到晚的上課學習,其刻苦程度讓蔡鍔等人都乍舌不已。蔡鍔能在12歲考中秀才,除了聰慧意外,也是寒窗苦讀得來的,但是這些少年的刻苦程度比之他當年還要瘋狂幾分。
如果說石祿鋼鐵廠和其他一些重工業是孫復的兩年來的工業上巨大收穫,數萬強軍是他的立身保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