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降低他們的抵抗意識。在張鳴岐在自己的總督府換城省政府牌匾的時候,蔡鍔也開始按照孫復的命令處理新軍事務。抽調一旅的副旅長陳得平,利用新軍裁撤部分老弱組建為第七旅,並且擔任旅長。以新軍的素質自然沒有多少老弱,所有裁撤下來的人就直接編入武警部隊。
在蔡鍔的擔保下,孫復還任命蔣尊簋為廣東省警備司令,從巡防營中抽調精壯正直的人,在從高州抽調一批新兵,編練守備部隊,負責廣東的地方守備。而張德瑞直接成了正兒八經的武警司令,兼任廣東省武警總隊的總隊長。經過孫復這樣一分,新軍就直接散開了,等到第七旅編好以後,在調離廣東,廣東新軍的歷史也就結束了。巡防營中計程車兵大多數都已經不堪使用了,孫復還把他們編入守備部隊,不過是權宜之計,等到以後肯定會裁剪的。
軍政權力一分,廣州的仕宦紳民心思大定,再加上蔡鍔帶著孫復的誠意把丘逢甲拉出來做教育廳長,孫復算是在廣州站住了腳。
五十六章 一封電報
一封電報破雲開。
武昌起義以來,中國的天空總是籠罩著一股霧靄。心向革命的人,擔心武昌起義和以往的起義一樣,落得個人死事敗的結局;而那些排斥革命的人,則是為了滿清的未來擔憂,也有事對中國的前途充滿了憂慮。
“號外,號外!”
“號外,繼武漢之後,廣州宣佈獨立!”赤著腳丫子的報童抱著一疊緊急印刷的報紙大喊道。
正值下午時分,街道上的人數並不多,稀稀疏疏的,一點也沒有早晨和中午的熱鬧,只有幾個潦倒人士四處逛遊。就是這樣的景象,廣州獨立的訊息一傳開,頓時都像瘋了一樣跑了過來,瞬間就把報童圍了起來。
“給我一份!”
“我也要一份。”
“快點,我先來的!”
這個一句,那個一句,把矮小的報童鬧的一陣眼暈,不過看著在眼前晃動的銅板,心裡沒有絲毫的煩惱,喜不自禁的說“不要急,都有的。”
“武漢之事剛成,又聞廣州之獨立,引得吾國上下震動。若說武昌之事為晴天霹靂,那廣州之獨立,好似地龍咆哮前日革命之局勢,似不可料,今日廣州突立,則共和之望將成”
《申報》的評論從昨日對武昌起義的冷眼旁觀,瞬間就變成了中立,甚至稍微偏向革命。武昌起義如果說是一場意外,那麼廣州的獨立雖然出於所有人的預料,但是可以看得出是蓄謀已久。這種情況下,傻子都看得出來大清已是四處漏風,各地的心懷叵測之輩定然會順勢而起,革命大勢已然將成。
只要武昌的革命軍不被快速平息,廣州的局勢肯定會蔓延,沒有人可以跨過武昌來干涉廣州局勢。可以說,武漢三鎮的革命軍像是在長江上築起了一道堅牆,那麼廣州就是牆後的一條猛虎,可以肆意在牆後動作。
不過數分鐘時間,報童手裡的百十份加急印出來的號外就已經被搶售一空,提著手裡沉甸甸的的銅板,興奮不已的報童拔腿就向印刷廠跑去。出身貧苦的孩子早慧,對於他來說,廣州起義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可以讓他多掙幾個銅板,可以過幾天飽飽的日子,也許還可以買一雙靴子。
聞訊而來,沒有搶到報紙的人,四處的找有報紙的來湊一眼。武昌起義很多人都看不到希望,特別是滿清朝廷調集了海陸大軍來圍剿的時候,不少人已經準備著大哭一場,抒發自己的悲痛了。可是廣州突然獨立,這一切變得都不一樣了,海陸大軍被牽制在武昌,南中國靠譜的軍隊沒有幾支,且多為一鎮,甚至一協、一標的兵力,還要兼顧本地的局勢,一旦抽調就會出現四處漏風的局面。
從某種程度上說,只要武昌不失敗,滿清拿廣州沒有一點辦法。海軍那點兵力沒有什麼威懾力,陸軍只有北洋六鎮是機動兵力,偏偏被打壓的每個鎮只剩下數千人,連一個協都不如,如果袁世凱不出來,那麼北洋六鎮的戰鬥力甚至不如新編練的新軍。
老袁同志得到廣州獨立的訊息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把“士官三傑”全部拉走的高州孫家,尤其是看到領兵的將軍是蔡鍔的時候,袁世凱更加確認了孫家是蓄謀已久,心裡甚至有些後悔前幾日推辭了湖廣總督的職位。
“你怎麼看這件事?”袁世凱面無表情的放下手裡的電報,問向身邊的長子袁克定。
“啊”袁克定沒有想到竟然會問到自己,有些驚訝,旋即就恢復過來,整理了一下情緒說“蔡鍔真是一員良將,不愧是父親盛讚的的人物。廣州能夠一戰而下,確實有些稀奇,按說廣州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