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這些學者們互相爭辯、詰難、吸收,成為真正體現戰國“百家爭鳴”的典型。更為可貴的是,當時齊國統治者採取了十分優禮的態度,。
封了不少著名學者為“上大夫”,並“受上大夫之祿”,即擁有相應的爵位和俸養,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列傳》),“不任職而論國事”(《鹽鐵論·論儒》)。
因此,稷下學宮是具有學術和政治的雙重性質,它既是一個官辦的學術機構,又是一個官辦的政治顧問團體。
稷下學者總是針對當時的熱點問題闡述政見。他們學識淵博,長於分析問題,在表述上旁徵博引,窮盡事理,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學術性。
同時,由於稷下學者學派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案有異,而會競長論短,爭論不已。
最終促進了稷下學宮在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的形成,使稷下成為當時發展學術、繁榮學術的中心。
劉宇此名就是想再度開啟百家爭鳴,儒家獨大固然有利於思想的統一,可是卻不利於學術的發展,從儒家發展越來越極端化就能看出一二。
“是的!宇正是取此之名,希望來日這裡也能成為天下學術中心,不知有什麼問題嗎?”劉宇眼神中閃爍著難以言語的光芒。
讓他想起了到時候什麼英國,法國,德國,這些洋鬼子都爭相湧入學宮哪怕爭破頭也無所謂的場景,那是什麼劍橋,哈佛都是浮雲。
“咳咳!主公那稷下學宮的學長不叫作院長,而是祭酒。”王應麟不由乾咳了兩聲,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劉宇,他實在想不通劉宇既然知道稷下學宮之名,為什麼又把稱呼搞錯。
“額!口誤,那三位就稱之為祭酒吧!”劉宇刷的一下紅了,此次可謂出了一個大洋像,他取個古名竟然還把名字還搞錯了。此時的劉宇恨不得直接找個地縫拱了進去。
第七十三章 安南
“安南,我們曾經的國土,我來了。”看著波瀾壯闊的大海,劉宇內心不由喃喃道,此時已經那日第十天了,安排好了一切劉宇就再度出海了,此次的目標就是安南,也是後世所稱的越南。
那塊三百年前一直屬於華夏的領土,那塊充滿了華夏血水的土地,劉宇的內心顯得十分不平靜,想起來安南,就想起了後世的越南。
南方諸國中也就是這塊土地上的國家跳的最歡,讓劉宇每當看起來都不由咬牙切齒,可沒辦法他只是一個平頭百姓,根本啥事都做不了。
來到這個時代就不同了,劉宇看著十五艘運輸船,還有船上那黑洞洞的炮口劉宇就不由露出了微笑,如今他沒有實力收回越南,可是給點教訓收點利潤還是可以的。
經過近半月的功夫,加上劉宇圖紙支援最後更是有林權這位火器大師加入,很快兵工廠就已經生產出了這個時代的第一門火炮。
雖然還只是最原始的鐵彈,其威力也不可小看,劉宇當日就試射了火炮,最遠距離能夠打出三里多地,兩裡之內能夠保證殺傷能力,一里之地能夠擊破兩米後的城牆。
這不由讓劉宇狂喜,直接吩咐兵工廠眾人擴大生產,短短的十天兵工廠也只生產出了二十門火炮,劉宇本來想再等幾門在出發的。
結果王林急匆匆的跑來告訴他糧食已經不夠了,儘管劉宇用魚肉代替了大部分食物,可是一天好歹要給人家一頓飯吧。
不然一天除了魚還是魚,無論是誰都會瘋掉,可是這樣糧食根本撐不了多久,三萬千克糧食不要以為多,劉宇這裡的人就有近七千人,就算沒人一頓而且數量極少那也是個恐怖數字。
畢竟基數擺在那裡,可糧食卻絕對能缺少,吃到不是問題最後沒辦法也只能讓眾人天天吃魚了,可是春耕絕對不能錯過,不然今年明年又得是這種日子。
沒辦法劉宇只能出發了,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想起中國下面的那幾個國家,那原本屬於華夏的土地,那些地方可是盛產糧食的。
劉宇只要去那裡走一圈,所獲就絕對不菲,解決那五千人的糧食問題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至於用什麼方法,劉宇可是一直奉行人道主意的。
那西方之人別的不咋樣,那不平等條約還真不錯,當然用他們的話說是幫助他們進入文明國度,那是幫助,至於其中發生的不愉快之事那只是一個意外。
劉宇也準備去幫幫安南,讓他們進入一下文明國度,最後更好融入華夏,不是嗎?不然迴歸後全是一些那個啥那就不好了。
“主公,我們到了前方已經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