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2/4 頁)
,學生達千餘人。
朱熹以白鹿洞書院作為研討、傳佈理學的中心。其建置、規約,乃至講授、辯難等方式,無不受禪宗寺院的影響。各派理學家的書院相繼而起,如理學心學派陸九淵的象山書院、理學婺學派呂祖謙的麗澤書院,等等。南宋先後興建的書院總數達300所以上,書院大多得到官方的支援。
書院與州縣官學,成為南宋地方的主要教育機構,書院大多又是理學的傳佈中心,理學因而益盛。
華夏故地經過宋朝達到空前發展,劉宇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把知識轉化而已並不需要做其他什麼,比如啟蒙教育一些最為初級的東西。
可是草原就不同,他們作為整個世界的停滯地區,別說知識,連識字率都沒有,大漢帝國需要做的更是一大推,最起碼的就是啟蒙教育。
可是整個草原對待知識那是抵制的,明確的說他們是不會做對於自己無意,簡單點說就是對自己生存目前看來沒一點幫助的事情。
這就犯難了,教育必須要進行,不然依舊是野蠻的草原那可不僅是拖慢華夏整個大漢帝國進步的絆腳石,也會是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
華夏千年的歷史就是最好的代表,征服哪怕是消滅了又如何,根本就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只有同化讓他們變成自己人那才是最安全保險的。
沒辦法只能集思廣益,大漢帝國群臣加上皇帝陛下整整研究了一個月終於制定了一個計劃,那就是“草原二十年計劃”亦或者可以說稱之“二十年草原教育計劃”
這個計劃就是一個長期計劃,大漢帝國是準備在二十年的時間,逐漸完善,一步步的滲透,劉宇也並沒有和以前一樣急於求成。
其中前期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先讓遊牧民族孩童進入學堂,各種鼓勵措施當然此時就是相應而出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代之治
大漢和過去中原王朝對北方的政策截然不同,臣子們都是老於政治的聰明人,他們一眼就看出來了,大漢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牧民的生活越來越接近南方的漢人,大漢的勝利,不在戰場上,而在牧民的氈房裡,這樣的勝利,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
這樣的政策持續下去,也許華夏文明和馬背民族的戰爭,真的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
秦長城以北的地區,不能種植糧食,只能遊牧放羊。養牛,所以無論中原王朝用什麼辦法,羈縻、內遷還是軍事打擊,漢人無法到這條線的北方種植糧食,就只能把這片廣大的區域。
這麼廣闊的土地,讓給遊牧民族。而這些馬背民族,一旦強大,或者北方的氣候變得寒冷,就會被迫或者主動的殺向南方,用強弓鐵騎從華夏民族手中搶奪財富。即使擊潰了匈奴,草原上立刻崛起鮮卑、突厥,擊潰了突厥,又有契丹、西夏北方草原上的馬背民族,總會一個接一個的崛起,不斷給富庶的中原帶來戰亂。
劉宇的聲音緩緩的迴響在整個大殿,充滿了無限的感慨,講述一個個原本已經發生現在正在發生,將來很可能發生的事情。
大漢帝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歷朝歷代,不在於和漢唐一樣是遙控指揮,畢竟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那沒啥用,草原一旦有變根本就反應不了。
而是把華夏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向北方草原上傳播。當每一個牧民都知道,能用羊毛、活牛羊、馬匹、白鹼面和其他礦產。從大漢商人手裡換取糧食、煤炭、鐵器、服裝,到那時候遊牧民族再也不可能有能力對華夏出兵。
華夏王朝數千年來治亂興替,要麼如宋、明、西晉亡於異族入侵,要麼如秦、漢、晚唐亡於土地兼併貧富分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家幷州連縣,貧無立錐之地”。便是後一種情況的寫照。
儒家經典中,所謂堯舜禹湯盛世,離燧人、有巢、神農。並不遙遠,用火、建房、農耕都是剛剛起步,文天祥多曾見過商周鐘鼎銅器,知道那時候鋼鐵尚未普及,技術與後世比自然遠遠不及;若論疆域遼闊。則夏商之世有東夷西羌北狄南蠻尚未臣服,荊湘自楚子入周、吳越自泰伯開闢,都要在周朝時候了,若和西漢、大唐比幅員廣闊,那是差著十萬八千里;要論君王賢明,漢文景、隋文帝、唐太宗。乃至前朝宋仁宗,未必趕不上商湯、周武。
當然不可沒商湯,周武,個人能力不說單論功績根本就不可能比得過秦皇漢武,可是如今三代卻稱之為盛世。如今哪怕是文景,貞觀也只能稱之治世。
如果單論成就。夏商周也未必比秦漢隋唐牛逼,可是三代卻是終究是高高在上的盛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