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在肅殺的深秋,目睹英靈移入祠堂。
漢國的文武官員,由漢王劉宇帶領,在祠堂前夾道而立,待英靈經過,深深的鞠躬向逝者致敬。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稷下學宮選出的男女各二十名學生,用屈原的《國殤》為英魂安靈,人們只覺得心臟被揪得緊緊的、緊緊的
“魂兮、歸來,魂兮、歸來——”
安靈儀式。
儀式完成的時候,也代表這建國大典的徹底完成,如今劉宇也不需要再頂著一個大宋冒牌官員的名號,如今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漢。
這張三千字奉上,請大家多多支援漢臨啊!另外還有兩張,分別在八點,還有十點求收藏。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凝聚之心
劉宇並沒有稱帝,而只是稱王而已,雖說他如今的領土足以用之稱帝,現在他所轄領土擁有澳洲北部地區,呂宋,流求,四川,九州島,這樣的領土已經相當於半個中國了。
不過劉宇可不是想當個安樂王就算了,他意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現在稱帝根本就沒有好處,而且他又沒有任何功績,名不正則言不順。
甚至赤肖劍和傳國玉璽這兩樣神器也,拿出來,廢話那是不敢拿,這兩樣東西一旦拿出那就老火,一把帝王劍就足夠讓任何人瘋狂了,結果還有一個得玉璽者得天下的傳國玉璽,後果可想而知。
更主要的“傳國玉璽”還在宋庭手中,你這裡拿出一枚啥意思,此時根本就沒有到拿出這兩樣東西的時機,除非他想死。
劉宇唯一公佈就是他的身份,那就是漢氏皇族,漢武嫡親,這東西對老百姓沒啥用。他們才不管你到底是誰只要讓他們生活好就行。
但對於那些讀書人,儒子來說那用處就不是一般大了,這作用但不是他們多麼在乎這個劉氏皇族身份,而是給了他們一個藉口。
儒生可是說是這個世界最不會變通的人,也可以說這世界最會變通的人,因為有時他們堅持時,哪怕神鬼也無法撼動,但有時只需要一個不算藉口的藉口他們就能改變。
劉宇哪個劉氏皇族身份就是足以讓他們改變的藉口,要知道移民三年來,當然就有不少儒生移居流求,可真正去世就沒有幾個,大才那是一個都沒用。
如今劉宇公佈了這一身份,並把族譜放於博物館,供眾人觀賞,陰差陽錯的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給了他們一個藉口。
那就是劉氏本為皇族,而且比趙氏正統多了,那才是實實在在皇族,為其效力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不過此時的他們又犯難了,劉宇根本就沒有開科舉,所有官員都是從學院選拔,他們年齡早已過了入學年齡,他們唯一能去的就只有稷下學宮,可那你的變態他們早已領教過了,除了少數人留下來,其他人不到半個月就紛紛退了出來,沒辦法打擊自信啊!
最後這群人集合在一起一議,決定聯合上書讓劉宇開科舉。
曬穀場上,小四搖動著手柄,風扇車霍霍的轉動。林老爺子把曬好的穀子從頂上的漏斗添進去,車兒肚子裡的風扇嘩嘩的吹,糠秕雜草從後面的開口吹了出來,飽滿的穀粒則落到了車兒底下,聚成了金燦燦的一堆,散發著新谷的清香,粒粒飽滿色澤金黃,看上去就叫人歡喜。
阿大用耙子把曬場上的穀子耙攏在一堆,小二小三橫著扁擔挑起籮筐,把風扇車下面除掉了雜物的穀子,裝進筐裡運回糧倉。
扁擔剛上肩,小二小三整個人都縮了一截。狗日的,好重,好多的穀子!
但再多、再重,他們也不覺得累,琉球不收農稅,這些穀子每一粒都是自己的呀,抬自家的穀子,不管它千斤萬斤,心頭總是鬆快的呀!
這大半年,林老爺子像瘋了似的,領著四兄弟在田裡掙命,琉球每戶只許登記十五畝田地,大家大戶忙著分家是不消說了,為了多弄點田,他也把四兄弟分了出去,加上自己作算五家,登記了七十五畝上好水田——就這般老頭子還不心滿意足,琢磨著把老婆出妻、哦不、琉球叫離婚,再多算一家人哩!
結果立馬被老婆抓個滿臉花,再加上五個男人七十五畝地也到頂了,再沒得力氣多種,他才罷的手。
十月下旬,中原已是冬季,地氣溫暖的琉球,只能算個秋天,賣力搖動風扇車曲柄的小四,臉蛋紅紅地,汗水順著眉毛流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