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4 頁)
是股肱之臣不可貶,同時擢升禮部尚書盧匡,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如此一來以朝堂之上,便有了白敏中、魏謨、令狐綯、盧匡四位宰輔。宣宗李忱所留下的這份旨意,讓魏謨與白敏中等人均是疑惑不解。
令狐綯這等左右搖擺的小人,為何被李忱認為是股肱之臣,最為可氣的是不可貶,那豈不是無法無天了嗎?這也就罷了,但是為何又讓盧匡擔任宰輔。關於盧匡的能力魏謨與白敏中二人豈能不知?若非盧匡乃是山東望族盧氏的子弟,且其子盧琛為當朝駙馬,他盧匡有何德何能居於禮部尚書一職。然而李忱的臨終遺命竟然擢升官職,二人實在是有些想不明白。居於群臣中陳浩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劍眉微微跳動了一下。當初李忱嚴令保下令狐綯之時,陳浩起初覺得這老皇帝又在玩起了帝王之術。陳浩本以為這是老皇帝李忱留於李渼的尾巴,待他駕崩之後李渼再懲處令狐綯,屆時李渼在朝野上下定會贏得一片讚美之聲。一更。by:89|10054302》
第五十章 廟號為宣
第五十章廟號為宣
“此乃父皇臨薨前,命本王親手交予少傅!還望少傅以此為鑑!”李渼此刻神色極不自然,在看向陳浩之時略有些許尷尬。
陳浩見今日李渼神色有些怪異,又見李忱賜予他一副畫卷,他就知道這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或許能夠從這幅卷軸上得到答案。但是陳浩也知道此刻不是一探究竟的時候,於是便恭敬拜謝道:“微臣一定謹記於心!”
隨後白敏中與魏謨等一眾大臣,集體向李渼行皇帝禮叩見。古語有云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宣宗已然駕崩,那新君的皇帝身份要立即確定下來。李渼也知曉這其中的關鍵,於是便止住喪親之痛,領眾人於殿內商議宣宗的後事。最後決定關於殯期與山陵的選址,皆由四位宰輔共同商議之後決定。
當群臣問及先帝該以何字為廟號之時,這也讓李渼犯起了難。群臣思來想去各種廟號層出不窮,但是卻未有一個讓李渼滿意。李渼年幼便失去母妃,一直是李忱在身旁諄諄教導。因此對於李忱這位父親,他是又敬又畏。如今慈父離他而去,甄選廟號又豈能草率了事。
群臣在大殿裡議論紛紛爭論不休,但是爭論了許久依舊沒有一個滿意的答案。最後李渼聽得似乎有些厭煩了,於是將目光落在了陳浩的身上,他希望陳浩能夠想出一個滿意的廟號。
“少傅久靜不語,想必心中已有腹稿!”
李渼的這一詢問整個大殿頓時止住了討論,一時之間鴉雀無聲,紛紛將目光投在了陳浩的上。此刻群臣才想起陳浩,心中不禁暗自慚愧,心道大唐第一才子在此他們又瞎操哪門子心。
而此刻的陳浩的確是陷入沉思,不過卻不是在思慮宣宗李忱的廟號上,而是在揣測這個精於帝王之術的李忱,在臨死前做了這番安排到底是為了什麼。就在陳浩反覆琢磨其中因由之時,卻聽見李渼在輕喚他。於是愣神片刻之後,便神色尷尬的躬身道:“方才微臣失神,請聖上責罰!”
“少傅何罪之有,少傅也是為父皇廟號而神思!”李渼未有怪罪陳浩之意,旋即又接著道:“以少傅之見,父皇廟號應以何字?”
見李渼未有怪罪陳浩心中稍安,於是便鄭重道:“以微臣之間,先帝當以‘宣’字為太廟之號!”
陳浩此言一出頓時引來群臣的議論,紛紛揣想陳浩所說的這個‘宣’字是為何意。而李渼聞聽此言也是頗為疑惑,於是便凝聲問道:“哦?可有出處?”
“眾觀先帝一生,無不為復興盛世大唐而辛勞。如今雖有領國環視意圖不軌,然先帝仍舊為我大唐撐起龍的脊樑!”
“少傅說得好!”李渼聞聽陳浩這番言語,心中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因此不禁失口讚歎道。
陳浩謙謙一禮之後,面色鄭重接著道:“宣天下之始,延中興之聖!故此當以‘宣’字為先帝太廟之號!”
群臣聞聽陳浩說出‘宣天下之始,延中興之聖’兩句話後,驚詫的眾人一時間噤聲塞語。心道果然是大唐第一才子,這份才思與氣勢又有幾人可以比肩。不過殿中有一人心頭卻是微微一震,那就是如今的大唐皇帝李渼。
當他聽了陳浩的解說之後,心中卻是陡然一驚。隨後眼神複雜的看向陳浩手中的畫卷,但是隻是瞥了一眼便迅速的將目光挪開。隨後略作沉吟之後才沉聲道:“少傅言之有理,朕覺以‘宣’字甚好,不知諸位大臣可有異議?”
“臣等附議!”群臣齊聲表示未有異議,均是附議贊同陳浩所言。
李渼見群臣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