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頁)
靜自然涼不成?
“當然!”陳浩毫不猶豫的回答。
“其父何人?”明善有些急切的接著問,絲毫不顧及陳浩此時的感受。
“師弟”明和微皺其眉有些不悅提醒。從紫鳶那裡明知了陳浩是個孤兒,卻要這般步步緊逼言及逝者,是很失長輩之風範。
陳浩雙眉微皺的盯著明善道:“父早逝,母林氏已於三年前病逝,自此陳某孤身一人!”陳浩心中暗自不爽,既然紫鳶是你明善大和尚的徒弟,又豈會不知自己的底細?
明善被陳浩逼視的目光怔了一下,他萬萬沒想到這一位少年竟然有如此凌厲的目光。於是有些微怒道:“你私自竊取我棲霞寺廟寶藏,可謂是罪孽深重!”
第三十五章 各有所意
“哦?未經大師準允許私自探尋棲霞山,此舉確是弟子之錯。然大師欲要將罪責加於其身,弟子不敢苟同!”陳浩倒是被這明善逗得心中一樂,於是輕呷香茶清冷的反駁。
見陳浩一副是無所謂的樣子,明善可沒有明和那般修養定力,於是故意為難道:“阿彌陀佛,施主切勿妄言!施主妄動棲霞山之根基,使得棲霞寺靈根受損豈能無罪?”
陳浩一聽不禁一愣,這一個寶藏竟然讓你這明善大師牽連到風水上了。陳浩見明善大師有意為難自己,一時間倒是有些為難。這風水靈根之說本就子虛烏有,自己潛入寶藏又是事實。一向善變的陳浩,倒是被明善大師給問住了。
明和、明善二位大師見陳浩沉默不語,均是相視一笑。明和雖然覺得師弟言辭用語甚有過激之處,然而能夠看到陳浩如此無言以對也是老懷大慰。自己前日於碧雲亭中,可是在這個白衣少年面前,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暗虧。
陳浩左右思之,既然你胡言亂語玄而妙用,那就休怪小爺移花接木了,想到這裡便鄭重回應:“大師此言雖言之有理,然卻只知其面,不知其深!”
“哦?小施主請講!”明善饒有興致的看向陳浩,他倒要聽聽這年輕人如何作答。
陳浩直言道:“弟子能夠尋覓至此,又破解寶藏機關,是因弟子便是這寶藏的真正主人!而後來那群匪徒才是罪魁禍首!”
嘶!
兩位大師聽聞此言,均是倒吸一口涼氣。二人相視一眼,均看到對方眼中的驚異之色。明和此刻強壓激動之色,平靜的將目光看向陳浩:“小施主可有憑證?”
陳浩沉聲道:“無規則不成方圓,故此方形月光映照方位圓石為機關。然圓石左轉,因左方為上之意。其後溶洞中乃是先祖所留下詩句,‘吳地烽煙亂山河,興主南朝待天舍’,其深意便是當年先祖由太子被貶為吳興王。”
陳浩見兩位大師聽的津津有味,索性就將這個故事編下去,隨即故作一嘆接著道:“其後三十三根圓柱,寓意三十三天九五之位。再者寓意陳朝三十三年基業,唉!時也命也,卻被強匪所持有,後世子孫愧對先祖”
陳浩的感嘆,也讓明和、明善兩位大師頗有感觸。明和輕嘆一聲:“阿彌陀佛,小施主言之有理,然老衲仍有一疑問!”
陳浩謹慎道:“大師請問!”
“據老夫所知,這藏寶圖與鑰匙皆是由當年羅家所持有,為何落到了施主的手中!”
陳浩見明和大師這般問及,便知這倆師兄弟也是知道寶藏內情之人。但當提及羅家之時,陳浩眼神多了幾分憂鬱與暗淡。片刻沉寂之後才答道:“大師有所不知,跟隨弟子中的一男一女便是羅家後人,只是此刻卻”
二位大師方然大悟,若眼前陳浩正是陳朝遺孤,那羅家跟隨一起,可見一切盡在命理之中。二人本想開懷大笑,但是見陳浩陰鬱落寞,便安慰道:“死者已矣,施主還是放寬心才是”
“多謝大師!”陳浩點頭應是。
最後幾人坐而論佛言而論禪,陳浩一一應答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佛學精要,直到午時陳浩才起身離去。
禪房內,明和大師品茗問道:“師弟以為如何?”
明善略作深思後,鄭重回應:“雖然這小子將紫鳶給拐騙了去,師弟甚是不喜,然此子的確是可造之才。拋開身份而論,也是一個年輕有為的直官!”
明善意猶未盡,臉色有些鄭重的接著說:“何況此子竟將先祖設立的機關用意分析的絲毫不差,尤其是開啟石門的機關,若是右轉,定會倒塌毀了寶藏,也毀了自身”
若是陳浩在此聽到這些話,不知該如何的表情。是為自己的運氣而慶幸,還是為自己無知而自責
明和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