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部分(第3/4 頁)
留下一座空的島嶼,從五十年前就處心積慮要滅絕這裡的人口而不可得,這一次就算死,也要為帝國的將來做點好事!
雖然經過近衛軍盡力解救,琉球人還是被弄死三分之一,剩下的人數更少了。而日軍留在這裡沒撤走的家眷隨員,很快被瘋狂的土著士兵聯合琉球人給撕成碎片!
11月中旬,防禦更為薄弱的沖繩島北端戰場也被攻破,除了少量日軍殘軍還在山洞裡抵死抗爭外,絕大多數被就地消滅,蜘蛛網般密集的山體防禦工事裡,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活埋。
佔領琉球群島後,中國方面並沒有馬上展開新的攻勢,而是從本土運輸大量的物資裝備過來,緊鑼密鼓的試圖將這個至關重要的群島打造成固若金湯的堡壘,從天空到海下,立體防禦圈直接面向日本本土和臺灣日軍作出警戒,一點風吹草動都不放過,而整個北海艦隊的第一、第三艦隊,就在這裡與中國本土之間不停地巡弋,隨時準備迎戰!
這個姿態擺出來,瞎子都能看明白是為什麼!中國人不但防著日本人,更防著西方盟友!從頭到尾就沒有分一杯羹的念頭,寧肯拼著消耗也要在島上養活十幾萬重兵,並建立海軍前哨站和足可停駐兩千架戰鬥機的龐大機場,同時甄別日本人後,對殘餘的琉球人大發悲憫之心,恨不能把他們當落難兄弟骨肉對待,這讓從來都沒打算融入日軍的琉球人倍感歡欣,對他們就更加貼心了。
大局已定,盟軍再去的時候,只能當做客人了!
英美沒有等著吃啞巴虧,他們反手就在朝鮮做了另一個釦子。在掃蕩一空南部日軍之後,從京城一帶開始,四十萬中央軍就沒有離開的意思了,他們仿照清末駐軍的舊例,在朝鮮南部直接建立完全受控制的軍事基地,集中力量把這裡打造成與北方完全不同的軍事區,北部進攻部隊甚至都不能越過此地南下,而國防軍也好,其他中國控制的部隊也好,都不能越雷池一步,總而言之,對日本進攻的前哨陣地,這裡已經不歡迎陳曉奇勢力的任何一部分cha手了!
陳曉奇也不強求,反正他想要的東西都拿到手了,他想做的事情也做完了,如今盟軍在朝鮮盤踞是趕不走的,他們願意當攻擊日本的排頭兵就去幹吧,反正他是不大算去趟那個渾水,有了琉球群島作為前進基地,自己單幹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表面上大家仍舊合作愉快!西方的資金嘩嘩的流過來,變成戰略物資嘩嘩的流出去,支撐著百萬大軍的一應戰鬥所需,這是一個龐大而繁瑣的大行動,容不得絲毫馬虎。
不過在其他戰場,就沒那麼便宜了!在緬甸,在強大兵力壓迫下將日軍打到馬來半島後,英國人故態復萌,堅決反對中國遠征軍和鐵血近衛軍繼續幫他們追擊下去的事情,而是要求自家的英印軍作為前鋒往前攻擊,甚至連後面的陣地都不打算放給別人守衛,完全就是一副防著盟友的架勢。
結果就很有意思,氣勢洶洶的英印軍剛剛殺過毛淡棉,就被“馬來之虎”山下奉文迎頭一頓痛打,搞得雞毛鴨血大敗而回,若不是戴安瀾孫立人兩部的及時救援,十幾萬人弄不好又要變鳥獸散!堂堂大英帝國的陸軍除了欺負手中只有大刀長矛的落後民族外,在近代戰場上他們算是丟盡了臉面!
無奈之下的英印軍不得不再次藉助其他力量,近衛軍在橫跨馬來半島後兩路突擊,一部分將泰國境內的日軍完全肅清不斷南推,一路從狹長的半島往南推進,剛剛發一把彪的日軍立刻碰上不能解決的硬岔子,被迫連續後撤,一天比一天更窘迫,路面和空中全都失去主動權的情況下,局勢越來越差!
相比起中國人的意氣風發橫掃千軍,英印軍完全就是打醬油的,在旁邊看著,順便提供以下物資補給也就算了,打仗的事情,誰也不敢指望他們,那跟自殺沒區別!
在南太平洋上,佔領俾斯麥群島後的,特別是佔領臘包爾之後的盟軍再接再厲,在1943年底將幾內亞日軍完全壓制住,聯合艦隊經過長達半年的準備之後,終於發起對菲律賓日軍的全面進攻!
美國艦隊經過長達兩年的恢復之後終於重現舊觀,不但戰艦數量大增,其戰列艦和航母的素質都大大提高,加上中國艦隊、其他盟友艦隊總量,此時的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的總數量其實已經大於日軍,其工業潛力的巨大在此得到充分發揮!
面對盟軍咄咄逼人的攻勢,日軍上下倍感焦慮,特別是隨著朝鮮半島和琉球群島的陷落,令他們意識到好日子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帝國已經面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如果不能以絕大的勝利扭轉局勢,必將一潰千里,無法收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