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這樣的做法無疑在自毀長城。
裴寂的做法很快引起了河東百姓的驚恐和怨恨,一時間民間騷然,人人慾反。不久,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呂崇茂聚眾起兵,自稱魏王,響應劉武周。裴寂出兵攻擊,反而被呂崇茂打敗。
河東的形勢岌岌可危。李淵只好再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侍郎唐儉彙集大軍援救河東。
可是這個時候,佔據河東郡治所蒲坂的王行本因為獨孤懷恩的北上,壓力大減,如今王行本眼見劉武周大兵南下,而唐軍力不能支,頓時喜出望外,立刻派人聯絡劉武周,與宋金剛部遙相呼應。唐軍的形勢更為險惡,關中人心惶惶。
在這種情況下,李淵必須要快速的做出決定了,究竟該怎麼辦?
當然,按李淵的性格,是絕對不願意放棄河東的,放棄了河東,就意味著關中隨時會受到劉武周的攻擊。他在朝會上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想看看朝堂上有多少人對目前的戰局有信心,有多少人還對他建立的唐王朝有信心,然而,從臣下的反應來看,殊為不妙,有許多大臣都贊同他的建議,那就是先放棄河東,憑藉黃河天險固守關中,然後再作他圖。
當然,在此之前,老謀深算的李淵也做出了安排,就像當年,在霍邑一樣。
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堅決諫止放棄河東的愚蠢行為。這個人就是李世民。
他在奏摺中說道:“太原是帝業的發祥地,國家的根本所在,而河東物產豐饒、民眾富庶,是京師的資源供應地,如果一舉將其拋棄,臣竊感憤恨!請撥給臣精兵三萬,必能平定劉武周,克復汾晉。”
李淵雖然並不想啟用李世民,可是他知道,無論他想不想,在這個時候,裴寂是無法擊敗劉武周的,他已經沒有同劉武周交戰的勇氣!放眼整個李唐,恐怕只有他了。
再度將那份奏摺看了一遍,李淵終於下定了決心。
第九十四章 秋日(一)
恆山郡。wWW!
正定縣城外十餘里,是隋軍的大營。
在十多天前,來整與副將薛萬鈞領著河北軍三萬到此。
來整穿著一身鎧甲,正帶著十餘名親兵在外探查。
或許是因為楊浩的到來,恆山郡出現了歷史上的偏差,駐守在這裡的是李神通。恆山郡於李唐,實是重要,河東郡要東出河北,恆山郡是其中的一條重要路徑,所以在控制了恆山郡之後,李淵對這裡大力經營,派出了李神通鎮守。
聽到了隋軍前來攻打恆山郡,李神通困守不出,在這種情況下,強行攻城會造成隋軍大量的傷亡,對於來整來說,他並不急。所以,針對李神通閉城不出的策略,來整派出小股的部隊,偷襲恆山郡各地。
根據線報,城中的李神通似乎有些坐不住了,所以,來整親自帶著十餘個親兵出來,探查線路,準備一舉擊潰李神通,然後奪取井陘關。
此刻,李神通坐在城中,眉頭皺起。
他自鎮守恆山郡以來,看到楊浩的勢力日漸強盛,知道早晚必有一戰,所以他這幾年,除了廣積錢糧之外,還不停的對正定縣進行修葺。如今的正定縣雖比不上長安、太原等大城,可是縣城的錢糧也是足夠支用兩年,士兵也足有兩萬之多,均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只要依靠城池據守,一年半載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去年年末,李神通就接到了唐皇李淵的命令,讓他小心謹慎,千萬要守住恆山郡,至不濟也要保住井陘關,守住太原的門戶。可是如今,太原已經不保了啊。在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李神通的心頓時猛地一顫。
太原一失,李唐在整個河東只剩下了南面的上黨、長平諸郡。而最重要的是,他李神通若是在河北的戰局不利,想要撤出恆山郡,固守井陘關或是葦澤關都變得極不可能!無論是井陘關還是葦澤關,都是建在崇山峻嶺之上的關口,只能依靠其他郡提供糧草輜重,例如井陘關歷年來,就是依靠恆山郡提供糧草,而葦澤關則是靠太原郡。
可是如今,太原已經丟失,那麼,也就意味著,葦澤關已經失陷了,不管守將多厲害,在缺乏糧草的情況下,還能堅持多久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井陘關運輸,可是兩關之間,雖有通道,可是連綿百里,大都是羊腸小道,大規模的運送糧食,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恆山郡可以說是四面是敵,能堅持多久呢?這是李神通最為擔心的。
而現在,隋將來整並沒有攻城的意思,那麼究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