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2/4 頁)
平叛,路過河陽,他寫了一封信給我,我便去看望看望他,想不到竟被人彈劾,說我是諸侯交通內臣。因此被舅舅抓回宮中,竟此連累了弟弟。”楊浩的弟弟,楊湛,英勇果敢,有膽量且剛烈,大業初年,曾任滎陽太守,可是後來被楊浩的案子牽連,被楊廣召回,一直帶在身邊。
崔毅嘆息一聲,道:“聽說宇文化及弒君,卻是被你打敗,你那弟弟可有事情麼?”
楊浩臉色一黯,道:“宇文化及兵變,卻是死了。除了楊倓,還有楊恭仁之外,其他的皇室宗親卻是死的七七八八了,唉,可惜,公瀚不能救他們!”
崔毅沉默不語,忽地,他想起一事,道:“啊,對了,後來聽說你鎮守清河?”
楊浩點頭,道:“正是,我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追殺歷山飛殘部。”
崔毅“唔”了一聲,道:“博陵郡久受反賊之亂,可惜我不敢輕動,想不到,你居然做出這番事業。”
楊浩站了起來,一拱手,道:“表哥,我雖姓楊,可是身上也留著崔家的血脈。如今天下攘亂,還望表哥助我,平定天下!”
崔毅聽了楊浩的話,臉色變了又變,良久,他輕嘆一聲,道:“表弟,你是姑姑的孩子,姑姑當年待我甚好,這份情意恐怕只能報答在你的身上了,只是,我身為一族之長,要為崔家考慮啊。”
楊浩哈哈一笑,道:“如今我坐擁河北數郡,精銳五六萬,其他帶甲之士足有十餘萬。只等我掃平幽薊,便可南下爭衡。”楊浩此言非虛,雖然他實行了精兵簡政的政策,可是先後打敗河北諸多巨賊,後來又收編了竇建德的軍隊,總計約有二十多萬。可是他知道,天下大亂很久了,男丁死的太多,他初到清河時,多處的村莊都是十來歲的孩童或是婦人耕種,根本不能保證糧食,要再多的兵馬又有何用?最後恐怕還是要餓死,所以他需要人給他種田耕地,來保證軍糧。
崔毅想了一想,這要說些什麼,只見楊浩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他。
信是清河崔宗伯寫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本來就同出一源,兩家甚有聯絡。
崔毅接過書信,拆開一看,臉色變了又變,良久,這才一聲嘆息,道:“既然如此,那我沒有不支援的理由了。”
第五十章 河東
楊浩在定縣待了兩日,一來與表哥等人敘舊,二來與博陵郡的其他世家大族聯絡,在得到了這些人的支援之後,又處理了一些小事,這才趕緊動身回到深澤縣。WWw。
定縣交給崔家,楊浩自然是很放心的,他相信有了博陵崔家的幫忙,一切很快走上正軌。要知道從漢開始,崔家就在博陵開始經營,勢力根深蒂固。可謂登高一呼,雲者眾。
到了深澤縣,那裡已經在李靖的主持下,走上了正軌。本來,深澤縣縣令被歷山飛殺死了,現在歷山飛死掉,李靖在縣人的推舉下,讓一個頗得聲望的世家子弟做了一縣之令,處理日常的事物。在深澤縣休息了一日,楊浩決定乘此良機,攻打幽薊,從而奪取那裡的馬匹。
大隋的養馬地,一是隴西,二是幽薊。如今李唐已經打敗了薛舉,大涼王李軌也是早晚必敗,他楊浩要打下幽薊,建立起一支騎兵,從而對抗李唐,對抗突厥。
楊浩路過河間時,王琮親自出城相迎,送來了大量的糧草輜重。畢竟再從清河運來,有些遠了,不如就地取河間的糧食。
楊浩在河間與王琮聚了半日,特別叮囑了一些事情,等到糧草交割完畢,這才帶著兵馬直撲幽薊。一路上,旌旗招展,兵容強盛。至於楊公卿,楊浩也一併讓他帶領著他的本部人馬,一同殺向佔據幽薊的羅藝。
而這個時候,河東郡,發生了一件大事。
佔據關中的李唐想要奪取天下,自然不能久困關中,勢必要出潼關與諸雄爭霸,可是他要出潼關,就必須先要解決掉盤踞在河東的隋朝殘餘勢力,不然,這股敵人隨時可以兵進長安,或是騷擾潼關後路,截斷李唐的糧道,那麼李唐勢必陷入困境。
可是那個堯君素,還真是讓李淵傷透了腦筋,一開始,他就讓屈突通,也就是堯君素的老上司去勸降,可是堯君素全部領情,反而將屈突通一陣痛罵,令屈突通羞愧而退;隨後,李唐攻打河東甚急,一時間,行李斷絕,城中缺糧,無奈的他,只能令人做了一個木鵝,置表於頸,然後順著黃河而下,被河陽守將發現,送到東都,傳達給了當時的越王楊侗。那個時候,李密攻打東都甚急,那王世充屢敗,東都自保尚且不能,哪有餘力去救他?無奈的楊侗只能拜了他一個金紫光祿大夫的虛職(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