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第2/4 頁)
看見帥旗被斬落,就大聲的喊著。
唐軍士兵聽見喊聲,抬頭看時,只見山包之上,一片混亂,一名隋將在山包之上,縱橫廝殺,就是七八名唐軍都不能近身。他們雖然不知道李大亮究竟如何,但是這帥旗不見,卻是事實。
帥旗,乃是一軍士氣之所在,這帥旗一失,就如人被打斷了脊樑骨。本來唐軍受到常平縣已失的打擊,就有些六神無主,如今又不見了帥旗,就意味著主帥有著不妙,恐怕是已經被那名英勇不凡的隋將斬殺了!
頓時,唐軍計程車氣就降到了谷底,隋軍鼓起餘勇,奮力追殺,漫山遍野,為數不多的隋軍乘勝追殺,火光在迅速移動,朝著西邊移動。
李大亮看著這一切,騎著戰馬,深深的閉目,眼角,有些艱辛的淚水。這一戰,他策劃良久,步步設防,可是還是功虧一簣,功虧一簣啊!這讓他如何是好?就算逃回關中,如何敢見陛下?
夜風,涼涼的,猛烈的刮在李大亮的臉上,他睜開眼睛,瞧著兵敗如山的唐軍,只能是快馬加鞭,朝著山谷疾行,只要走出了山谷,想辦法,再去常平看個究竟,收攏殘兵,再做他圖。
馬蹄聲急促的賓士,終於,奔出了山谷。這時,李大亮就隱隱的感到了不妙!“籲!”他勒住了戰馬,緩緩而行。
這場大火,在鐘山那邊瞧著,就是常平縣,可是在此地看著,就有些不一樣了,這場大火,分明是在近處!就在李大亮想著的時候,突然之間,散漫的馬蹄聲響起,一聲一聲,敲打在李大亮的心中。
藉著月光,李大亮仔細的辨認,四周,除了騎兵,還有步弓手!
“李大亮,你已經無路可逃,還不束手就擒?”李靖勒馬,眼睛很是明亮。
“你”李大亮瞧著彎弓搭箭的隋軍步弓手,心中就只能是嘆息。他嘆息的原因,是因為隋軍在此地,建造了一個極為簡單的防禦工事,木城、飛轅寨,已經牢牢的堵住他的出路,就算是唐軍想要衝擊木城、飛轅寨,也幾乎是不可能。
木城,是防禦物品,一般是放在城牆的缺口處,也可以連成一片,作為營寨。此物有些類似於柵欄,但在上方,有滾木兩道,裝有大竹釘,一個人就可以背動。至於飛轅寨,下有兩個輪子,用木是極大的木柱製造,非常堅固,分為上下兩道,上面密佈鐵槍,同樣是將它連線起來防禦,內可藏弓箭手,外可拒戰馬,此物極重,需要畜生拉動。
李大亮瞧見了,心中無奈。這樣的陣型,幾乎就等同於一座營寨了,就算是平時攻打,尚要思謀良久,更不用說如今的敗局。
果然,就在李大亮沉思的時候,有匆忙奔跑計程車兵衝來,來不及停住腳步,就被遍佈在地上的鐵蒺藜紮上,頓時哀叫不已。
“果然是好計!”李大亮說著,心中苦澀。
“李大亮,你的父親李充節,是大隋的朔州總管、武陽公,何故反焉?吾知你文武全才,若是投降,可免一死,陛下自然重用!”李靖說著。李大亮年輕的時候,聲名遠傳。歷史上,就是此人攻下襄陽郡,後來隨李孝恭平定江淮,功勞不小。
“哈哈!”李大亮忽然發出一串大笑,李靖的話沒錯,可是,他尚有家小在長安,若是投降,就是將家小往死路上送。
“你,可是不降?”李靖就說著,李大亮的心思,他能猜著,只是這樣的一個將領,死了可惜。
“李將軍,今日我敗在你的手下,自然沒有話說,只是請將軍看在是同宗的份上,送我骨灰回到家鄉!”李大亮說著。他是雍州涇陽人,而李靖是雍州三原人,兩家往上數三代,是親戚,因此才這般說。
“你”李靖想要說些什麼,就見李大亮忽然拔出了利刃,在脖子上一抹,鮮血就飛灑而出。橫豎是死,至少也要保證家中妻兒。
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就瀰漫開來,李靖就吩咐著:“客師,將他屍首火化了,送回涇陽。”
“是。”李客師答應著。
李靖又說道:“火化之前,送李大亮的屍首到常平縣下,勸降朱琦!”
就在這時,唐軍看見李大亮身死,就扔掉了手中的武器,紛紛跪下說道:“小人願降,小人願降!”
這個時候,唐軍因為在山谷處被堵截,就顯得有些混亂,面對隋軍的追殺,大部分就選擇了投降,只有少部分,還在抵抗,不過隨著李大亮的死訊傳開,這種抵抗很快也就消失了。
半個時辰後。
“萬述、萬淑,兩位辛苦了!”李靖瞧著兩人渾身浴血,就拱手說著。
薛氏兄弟,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