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第2/4 頁)
中不免嘆息,本來以為擊退了隋帝,可以稍微緩一口氣,可是,隨著藍田關的陷落,更大的危機迎面而來,將李世民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如履薄冰啊,這讓李世民怎能不感到巨大的壓力?他雖然歷經百戰,可是仍是血氣方航的年紀,這份重擔壓在她的身上,還是十分的沉重啊!
“不過,軍心不得不考慮,怎樣,才能順利的退回長安?”李世民說道。
“陛下,就在軍中散佈訊息,說隋帝已經退往潼關,新豐暫時無憂!”杜如晦緩緩沉思著,皺眉時皺時松,說道:“殿下體恤士卒,回軍暫時休整!”
李世民聽了,無奈的說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頓了一頓,說道:“漢中三道的諸位將軍,就讓他們撤回來吧!”這個時候,守住那裡,就沒有用了,而且,隋軍若是兵出藍田關,就可以或攻擊,或斷糧道,漢中三道根本守不住。
三個時辰之後,渭南隋軍大營。
楊浩緩步走在大營之中,看著忙碌計程車兵,說道:“凌愛卿,明日,就讓秦、羅兩位將軍,先行出發,在新豐之東,另擇一地,駐紮下來,然後挖掘壕溝,依上次朕的辦法,就能保證李世民的地道之法,無功而返。”
凌敬說道:“陛下,正應如此!李世民無比狡猾,又對長安地理熟悉,非不如此,不能破地道之法。”
“嗯,只要穩下根基,朕再領大軍緩緩而至,屆時,再依計行事,李世民又如何能守住新豐大營?”楊浩說著,微微頷首。
“若是來將軍能夠攻下藍田關,局勢對陛下就大為有利了!”凌敬說道,心中不免惋惜:“又或者,蘇將軍能夠攻下萬年,李世民在這兩處的要隘一失,李世民就不得不撤回長安!”
“這兩地,想必李世民一定是輔以能臣,重兵把守,急切之間,那裡那麼容易攻下?”楊浩說著。畢竟冷兵器時代,據險而的一房,往往佔據很大的優勢。當初李唐屢次攻打蒲坂,守將堯君素、王行本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都能堅持了兩年之久,如今隋軍攻打藍田關、萬年兩地,最多不過半月,攻不下來,並不奇怪。
但話雖然是如此,楊浩的心中,仍然是想著三路並進,攻打長安。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急切的奔到隋營之外,喝道:“開門,速速開門!”說著,那人亮出一塊腰牌。
守營的將士一見,當即不敢怠慢,開啟城門,那人策馬進門,這才翻身下馬,問道:“兄弟,你可知道陛下在何處?”
“陛下剛剛從左邊走了過去,你快追,還來得及!”守營計程車兵說道。
“多謝!”那人說著,急忙朝著楊浩的所在奔去,不一刻,就看見在親兵擁簇下的楊浩,急忙奔上幾步,半跪在地上,說道:“陛下,有軍情到!”
“說!”楊浩聽了,一揚眉。
“陛下,根據前方斥候傳來的訊息,李世民似乎改變了行程,並沒有朝萬年行進,而是朝著長安行進!臨走之前,新豐的大營被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那人說著。
“可曾還有其他訊息?”楊浩問道。
“其他目前還沒有探知!”那人回答。
“繼續探查,務必要將唐軍的一舉一動,盡數掌握!”楊浩說道。
那人應聲,又朝著營外跑去。
“陛下,李世民突然撤兵,一定是有了異變!”凌敬說道。
“不錯。”楊浩點點頭,這個時候,李世民撤兵,顯然不是為了引誘自己上當追擊,畢竟隔得距離尚遠,就算自己會派兵追擊,從路程上來說,追兵到達新豐的時候,李世民恐怕早就入了長安了。李世民不是笨蛋,自然不會想出這種笨辦法。
“再等等,或許就有訊息了!”楊浩說道,走上兩步。如今隋軍有著優勢,因此就並不著急,回頭瞧了一眼凌敬,說道:“凌愛卿,陪朕下會棋,如何?”
第四十八章 兵進長安
五月十日清晨,駐紮在渭南大營的楊浩得到了來整快馬傳遞而來的訊息。wWw。
“來整做得好,居然恰恰在這個關鍵時刻,攻破了藍田關。”楊浩說道。
“陛下,李世民退保長安,漢中的那支兵馬,就能夠解放出來,一同圍攻長安了。”凌敬沉吟著,說道。
“李世民本來想要守住新豐、驪山,但來整突然攻下藍田關,致使他不得不退兵。”楊浩說著,又冷笑一聲,道:“恐怕就是萬年,他也保不住了!”
凌敬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陛下,明日可整兵,攻打長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