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2/4 頁)
。日後若是平定了江南、嶺南,這一帶少數民族較多,若有叛亂,訊息就不太靈通,士兵調轉不及,可能錯失戰機。
而楊廣在修建完畢洛陽之後,為了加固洛陽的防守,下令徵調數十萬丁男開掘長塹,這道長塹從河東郡的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縣)經長平郡(治今山西省晉城縣)東北,東接汲郡(治今河南省浚縣西),從臨清關(在今河南省新鄉縣)南跨黃河,經過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襄城郡(治今河南省汝州市),抵達上洛郡(治今陝西省商州市)。沿著長塹,遍設關防。這樣,環繞著洛陽,出現了一道人工屏障,形成拱衛態勢,彌補了自然條件的不足。
正是有了這樣的地利,拱衛了洛陽,楊浩這才選擇了從虎牢關作為突破口,從而一步一步,攻下鄭軍的關防。同時讓田瓚由南方攻打,而羅士信則在西線防禦李唐,一步一步的,蠶食王世充堡壘,從而為攻下洛陽,打下了基礎。
凌敬想了一想,就說道:“陛下,想不到王世充居然殺了王玄恕,反而會讓王玄應逃走!”王世充派出梁百年,讓他告訴王玄應,有機會就逃走,這在洛陽城被平定之後,並不算是什麼秘密。
“哼。”楊浩冷笑一聲,道:“聽說王世充已經斬殺了韋節,這倒是為朕減少了一個麻煩。”說著,他又看向了洛陽城的方向,洛陽城的火光漸漸的小了。忽然,他瞧著那火光,有些不安起來。
“聽說王世充對兒子,大臣進行試探,若是不答應與他共赴黃泉的就先處死。如此看來,王玄應一定是答應了,只是到了後來,王世充居然良心發現,想讓王玄應逃走,可是王玄應選擇了自殺,微臣倒是小瞧了他了。”凌敬絲毫沒有注意到楊浩微變的眼神,繼續說著。
凌敬等了良久,不見楊浩說著,就轉回頭,看見楊浩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以為楊浩擔心乾陽殿的事情,就說道:“陛下,乾陽殿雖然被燒,可是重建並不是”
凌敬的話語沒有說完,楊浩就忽然身子抖了一抖,然後打斷了他的話,說道:“隨朕進城!”
“陛下,洛陽城雖然已經被我軍掌控,可是還有不少匪徒,不如等”凌敬就勸道。
“恐怕是等不及了!”楊浩說著,就拍馬而去,張奇、呂風等親衛趕緊拍馬跟上,只留下凌敬苦笑一聲,也只得緊緊跟上。
不知道為什麼,楊浩的心中隱隱的不安,難道是,秦叔寶,或者是徐世勣?這樣的猛將良將,若是遭遇到什麼不測,那就是巨大的損失啊!所以楊浩急忙拍馬,想要去瞧瞧,究竟有什麼事?
這個時候,皇宮裡所有的抵抗已經停止,隋軍已經控制了皇城,王世充的親戚,荊王王行本、代王王琬、唐王王仁則,就是王世充的兄長,齊王王世惲等人也被抓獲,盡皆關押在仁壽殿,等候發落。
在趙道興、薛萬均等人的努力下,洛陽城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騷亂,對於隋軍的入城,洛陽的百姓還是很歡迎的,畢竟在兩年前,統治這裡的,就是大隋的皇帝,而且明帝在東都洛陽建造完畢之後,曾經將天下的大戶、工匠數萬戶前往東都,這些人之中,自然有對大隋忠心耿耿之人。尤其是王世充,在洛陽,雖然算不上巧取豪奪,可是對於王氏家族,也是頗為照顧,自然引得百姓深有不滿。有的大戶人家,則被奪豪宅,被指派的賦稅又高,因此對王世充著實沒有什麼好感。
當初王世充的所為,雖然讓百姓不滿,可是誰又敢摸老虎屁股,自尋死路?如今王鄭政權倒臺,這些人自然是拍手歡慶。
楊浩策馬疾奔,一路上,是熟悉而陌生的街道。當初他在洛陽的時間不短,明帝雖然防著他,也不算被幽禁,比起蜀王楊秀,好上了許多,因此他對洛陽的大街小巷,還算熟悉。只是如今,洛陽城大街小巷,地面坑坑窪窪,牆壁斑駁,似乎不是他所認識的那個洛陽了。
這些,都是拜李密所賜,他屢次攻伐洛陽,時間足足有一年半之多,這些街道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被砍過多少刀,刺中多少槍,這洛陽還能像那二八少女,明豔動人,那就奇怪了。
一路上,雖然遇見不少巡邏的隋軍,可是隋軍看見楊浩身上的鎧甲,就明白騎馬縱橫的是何人,那裡敢上前阻止?就這麼看著楊浩夜風中賓士而去,在他的身後,則是裝備精良的親衛隊,在街上馳騁而過,捲起一陣風聲,轉瞬就消失在街口。
上谷郡的好馬,這些百姓那裡見過,不由得暗暗咋舌,這種好馬,至少也是萬里挑一,尤其是楊浩的親衛,自然更是良馬中的極品。
楊浩並沒有停留,他順著街道,進了承福門,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