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2/4 頁)
在楊道生看來,這幾個人有當陽的印綬,來歷清白,雖然人並不認識,可是日理萬機的宋王楊道生自然是不可能認識他轄區內的所有士兵。更何況,這些士兵的刀槍已經卸下,就算是有異,也沒有什麼威脅。
可是越不可能,反而是越有可能!此刻,閃著寒光的匕首,就是從那人的身上摸出來的。鬼知道他們居然藏得如此的隱秘,瞞過了搜查計程車兵,或許,是搜尋計程車兵漫不經心吧。這些,楊道生現在不清楚,他只知道,脖頸上的匕首可不是鬧著玩的。
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楊道生就說道:“這位兄弟,有話好好說,把匕首放下來吧!”
“哼,老實一點,叫他們都退下去!”薛萬述說著,他的額上細汗密佈,畢竟這一行很是冒險。
“你們,都退、退下去!”楊道生說著。
親兵侍衛聽著,面面相窺,這時又傳來聲音:“怎麼還不退下,都給孤退下!”
眾親兵聽著,只能是無奈的退下了。親兵侍衛一走,楊道生立刻陪笑道:“這位兄弟,可是李將軍的部下?”
“哼,不要耍花樣!”薛萬述說著,手中的匕首緊了一緊,嚇得楊道生立刻說道:“別,別!這位兄弟,你不知道,我早欲降隋帝久矣!”
“哦?”薛萬述說著,臉上帶著玩味的表情。
“傳令下去,開啟城門,讓我軍入城!”薛萬述說著。
“入城?”楊道生聽了,心中就更加的絕望了。本來以為這些人用的是假的印綬,只不過是雕刻的栩栩如生而已。如今看來,當陽或被攻下或是投降了。不過此刻看來,應該是投降居多,要不然隋軍的大軍如何能繞過當陽。
這個時候投降,還有機會!楊道生想著,畢竟好漢不吃眼前虧,若是頑固不降,就算是隋軍放過了自己,自己又能去哪裡?回江陵?且不說江陵能不能守住,就算是守住,自己丟失了夷陵,恐怕這個戰敗的罪責不小,就算不死,恐怕也被貶為庶民,這還不如投降隋軍,還可以博得一官半職!
這個帳,很容易算!楊道生想著,心中就有了決定。
而就是在此時,吳越的戰局,卻是已經到了尾聲。
餘杭(今杭州)城下,隋軍的旗幟招展,被東南風吹得獵獵作響。遠遠一看,江淮軍的軍容嚴整,自有一股殺伐氣勢。
李子通瞧著,心中就很是絕望,這老天,似乎不幫忙啊!
自從他因為糧盡而聽從的毛文深之言,放棄了江都,轉而攻打比他更為可憐的沈法興,在太湖,李子通糾集了敗兵,得兩萬人,因為糧食不足,李子通選擇了奇襲吳郡,沈法興當時新敗,尚未從失利中恢復過來,頓時大敗虧輸,帶著數百人敗逃吳郡,準備投奔佔據崑山一帶的聞人遂安,但是沈法興中途後悔,想要南奔會稽。
當時,沈法興後悔想要殺葉孝辯,卻被葉孝辯發現,沈法興知道現在勢力弱小,又害怕葉孝辯報復,只能是投江而死。
沈法興一死,李子通就佔有了沈法興全境,勢力有所恢復。就在他準備休養生息的時候,杜伏威卻是再度揮動大軍殺來,派王雄涏攻打吳郡,李子通傾盡全力,吳郡一戰,最終還是失敗,只能是繼續難逃,那杜伏威那肯放過他?一路緊追。
李子通收攏兵馬,以精兵扼守餘杭背面的獨松嶺,想要依據獨松嶺的有利地勢抗拒杜伏威的大軍。不料杜伏威的手下大將王雄涏深通兵法,採用了疑兵之計。
王雄涏命令偏將陳當率領士兵登上獨松嶺的高處,依據地勢來觀察李子通的行動,同時,在樹林中,白日廣豎旌旗,晚上則是點亮火把,綁在樹上。這一招,就與當年淝水之戰中,晉軍使用的辦法差不多。因為離得較遠,李子通並不能洞察虛實,還以為杜伏威的大軍很多,於是就草木皆兵起來,不敢出戰,並立即下令燒燬營寨,不戰而退,準備依據餘杭堅固的城池防守。
那王雄涏何許人也,當即率領大軍追擊,雙方在餘杭城下,一場大戰,李子通敗退,只餘下一萬多殘兵敗將,困守餘杭城。
可是這個時候,怎麼守?雖然餘杭是沈法興的老巢,糧食不少,可是畢竟李子通佔領餘杭不久,可謂人心未附,在餘杭城中軍民均是惶恐的情況下,又能守到什麼時候?就是老謀深算的毛文深也只能是深深的嘆息。這餘杭,是守不住了啊!
“陛下,不如投降了吧!”毛文深沉吟著,就說道。
“投降,萬萬不可!”李子通當即拒絕。他並不是不怕死,只是杜伏威和他仇深似海,若是投降,就算不是凌遲,恐怕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