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不振;大業四年,收降吐谷渾,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並實行郡縣制度管理。使之歸入中國統治之下。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定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更有東進流求,南至交趾林邑。倭人也來使稱臣。
那是何等的榮耀!隋興之時,四方臣服,八方來賀!
可是如今,三徵高麗耗盡了國力,多年來,國內修運河、長城以及各地宮殿,所耗甚巨,農田多荒,致使民變四起,蒼生受苦!大隋王朝岌岌可危!
楊倓年少,不明白趙才為何哭泣,只聽他一聲:“我去找皇奶奶去。”說著,清脆的腳步聲響起,消失在獄牢之內。
楊浩只是輕輕嘆息。其實如今大隋雖是民變四起,但若是楊廣不一意孤行,迴轉關中,再下罪己詔,派良臣在各地安撫民軍,勵精圖治,節約民力,那裡還有李唐的事?須知後來李唐平定天下,靠的還是大隋的百戰精兵,從其中,不難看出大隋精兵還是有能力平定天下的。
可惜,楊廣,這個奇怪的男人,在他短暫的人生,是如此的偉大與罪惡;他那匆匆而逝卻又輝煌的王朝,是如此的傷痕累累!他自負而又自卑。曾經,他揮師南下,一戰定陳;後來又作為幷州總管,北防突厥;在高智慧叛亂之時,又徙為揚州總管。那時,他是多麼的意氣風發,氣吐萬里如虎!可是,後來,徵遼失敗,刺激了他那可怕的自尊心,因此再伐高麗,卻因楊玄感的叛變致使功敗垂成,至三徵高麗時,國內已經是民變四起,府庫也早已空虛,不能支援再度征伐高麗了。深受刺激的他更是躲進江都一隅之地,花天酒地,以為美色美酒就能改變他大隋江山已經烽煙四起的局面。就像一隻將頭扎進泥沙中的鴕鳥。
皇后寢宮。
楊廣怒氣不減,但蕭皇后卻是不知情。她令人端過一杯茶水。
楊廣在江都作為揚州總管多年,愛上了那裡,吳儂軟語,是那麼的好聽,想比而言,那裡的茶也要好喝一些,一開始的他並不習慣,但後來卻是漸漸愛上了。
“夫君,喝口茶,消消氣。”蕭皇后淡淡的道。她的性子溫柔,知書達理。可正是這種性子,管不住任性的丈夫。
這時,一個孩子闖了進來,口中喊著:“奶奶。”那人一進屋,卻是被楊廣嚇了一跳,停下腳步,低聲道:“皇爺爺。”
楊廣面色這才好一些,問道:“怎麼了,慌里慌張的。”
楊倓瞧了一眼蕭皇后,卻是上前,抱住楊廣的腿,哭道:“皇爺爺,我不要叔叔死,我不要叔叔死!”
“怎麼回事?”蕭皇后卻是奇道。
“哼!”楊廣放下茶杯,道:“秦王賄賂宇文述,想要外放造反。”
“啊!”蕭皇后一聲驚呼,旋即,她冷靜下來,問道:“陛下,臣妾女流之輩,是不該參與國事的,只是心中有話,不知當不當講。”
楊廣抱起楊倓,道:“皇后,你我夫妻一體,有什麼不可以說的。”時下,楊廣有蕭皇后、蕭嬪等數名妻室,但若論最愛的,還是與他相處最久,共過患難的蕭皇后。
“陛下。”蕭皇后坐下,將楊倓眼角的淚水擦乾,道:“臣妾跟隨陛下數十年,陛下心中所想,也是知道的。”說到這裡,她頓了一頓,語氣一緩,似乎在想著用詞,“陛下雄才大略,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如今的情況,陛下你真的不清楚嗎?”
“唉!”楊廣只是一聲嘆息,並不言語,面色卻是黯然,重重的將手中的杯子放下,發生沉重的聲音。
蕭皇后續道:“如今河北山東,各地均有反賊,陛下你真不知道嗎?”
楊廣的指節泛白,可是仍不言語。
蕭皇后道:“秦王這事,臣妾也是跟陛下提過,可是陛下並不說話。那些大臣,尤其什麼宇文述、裴蘊,還有那個虞世基,根本不將實情向陛下彙報。”楊廣忽地站了起來,但是看到蕭皇后掛有眼淚的臉頰,還有哭泣的最喜歡的孫子,壓著怒火坐了下來。
蕭皇后一咬牙,道:“陛下不高興,臣妾還是要說。”說著,她竟是跪下,道:“前幾年,嗣滕王多立大功,更是剿滅了楊玄感,可是他正直不阿,不願與那些個貪汙受賄的奸臣同流合汙,便被趕出朝廷,在河南剿匪。可是陛下,您捫心自問,這大隋的江山,究竟是姓楊還是姓別個?究竟是楊家人上心還是外人上心?那些想陛下隱瞞軍情的,究竟是忠臣還是奸臣?”
楊廣聽了,還是沉默不語,陰沉的臉色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皇后說的這些,他不懂嗎?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