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身在大營中,徹夜未眠的楊浩得到的是接連不斷的好訊息,盜匪在東門城破之後,接連敗退,奈得官軍英勇,奮勇殺敵,在一個時辰之後,平恩縣城已經收復大半,且盜匪已無戰心,紛紛向西門逃竄,顯是欲奔走武安。
“進城。”楊浩下令。
“王爺,如今城中尚未完全平定,盜匪仍有不少,還是等楊將軍克復全城,再進城不遲啊。”一邊,張奇勸道。
“楊將軍在城內廝殺,我卻在這不能幫上忙,實在有愧。”楊浩道,他只恨自己武藝不精,不能上陣殺敵。想想自己若是能一身鎧甲,手中長槍仍有鮮血滴下,在萬軍之中馳騁縱橫,那將是何等的颯爽英姿?
“既然王爺如此,還請親衛隨行。”張奇再諫。楊浩點頭答應。
當太陽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城牆之上,楊浩終於進了城門。
整個平恩城內,除卻一些地方因盜匪逃竄之時,故意縱火,官軍尚在撲滅之外,基本已被平定。
“王爺,這位便是平恩義士。”聞訊趕來的楊善會笑著介紹。他的身邊,站著一位青年,身材魁梧,劍眉橫豎,端的是相貌堂堂。
“小民程名振參見王爺。”那人跪拜參見,手中裹了繃帶,顯是受了一些傷。
“程義士請起。”楊浩上前一步,扶起那人,問道:“不知傷勢如何?”
“多謝王爺關係,只是小傷,並無大礙。”程名振道。
“如此就好。”楊浩點頭,正要說話,忽地,城外遠處,一片灰濛。
“報!”一名小校上前,跪下道:“王爺,城外有大批人馬,正向平恩行來。”
“可知是何人?”楊浩微微皺眉,官軍攻伐一夜,若是有盜匪來襲,倒是有些麻煩。
小校正欲說話,只見城外數十騎,如流星般,直奔城下,其中一人喝道:“城上的賊人,還不速速開城投降!”
楊善會臉色一變,正要上前,卻被楊浩拉住,微笑示意。楊浩上前,喝道:“你是何人?”
“哼!”那人冷哼一聲,道:“本將乃是武安郡雲騎尉,汝等既知本將到此,還不出城受降?”
“大膽!”早有張奇出列,冷哼一聲,道:“你可知這位是誰?”
“自然是盜匪賊人!”那人冷笑。
“這位乃是當今皇上之侄,秦王楊浩,清河郡郡守!”張奇喝道。
“下官參見王爺,還請王爺恕下官甲冑在身,不能行禮。只是,不知王爺為何不在清河,卻在武安郡內出現?”那人高聲叫道。
“大膽!”楊善會也是忍不住出來呵斥。想自己帶兵好不容易收復了平恩,這些傢伙就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好了。”楊浩制止住,他看了看憤怒的楊善會,又看了看張奇,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如今國事艱難,而這武安郡還只顧著爭功,大隋有這些人,如何不亡?他深深的閉上眼睛,吸了一口氣,壓制住心頭的憤怒,道:“收拾人馬,回清河去吧。”
“王爺!”楊善會、張奇兩人上前一步,正要阻止。楊浩卻是搖搖手,道:“不必多說。我心裡明白。”兩人怔怔的看著楊浩邁下城牆,唯有相視苦笑,辛苦了一場,卻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哦,對了。”忽地,楊浩回頭,楊善會、張奇兩人眼中一亮,還以為楊浩改變了注意。“程名振,我看你頗有才能,不知可否與我回清河?”楊浩笑著問道。他心中透徹,早將適才的情形忘掉。
“小民願追隨王爺。”程名振大喜,對於武安郡的這幫官員,他早已失望,而觀秦王,聽清河的親朋之言,似乎是個明主,道不妨一試。
“啊,不知蘇烈怎樣?”楊浩忽地想起,如此名將,他怎肯與他失之交臂?
“王爺,想是去殺張金稱報父仇去了。”楊善會道。他領兵進城,四處砍殺賊人,待收復平恩,尋遍全城,卻是不見蘇烈蹤影,想是去追殺張金稱去了。
楊浩點頭,這種事情也是強求不來,他正要說話,這時,又是一騎快馬,飛奔而來,只見那人一下馬,連滾帶爬,到了楊浩面前,喘息著道:“王爺,高士達奇襲清河!”
第二十二章 花籠
(野人求票求收藏~~讀者大大的鼓勵是野人最大的動力~~!)
是日食時末,三軍用食完畢,楊浩簡單將事情述說。wWw;
官軍頓時群情激奮。這些郡兵,多是清河人氏,如今縣城遭到高士達的侵犯,自己的親人朝不夕保,是以不顧身困提法,人人請戰。
“出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