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3/4 頁)
至於李密最終的失敗。
如今,單雄信乃是大鄭的皇親,王世充對他也頗為信賴,讓他做了一軍之主帥,所以他有些微微的得意。當然,這也使他感到了壓力。以前,無論是在李密的手下,或是由王玄應帶兵的時候,他所考慮的,只是衝鋒陷陣,如何發揮他的勇武,為軍中開啟一條勝利的道路。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身為三軍的主帥,他必須慎之又慎。
因此,在聽到陳智略的話之後,單雄信並沒有言語,目光依舊凝在遠方,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將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張童兒也開口勸道,緊接著,眾將也是紛紛請戰。
沉默良久,單雄信終於下定了決心。雖然不明白隋軍在做什麼,可是單雄信相信,以鄭軍的驍勇善戰,就算隋軍有什麼陰謀,他也不怕。此刻正是白日,只要多派出斥候打探,三軍分成數截,緩緩而行,就算遇見隋軍的埋伏,也可以相互救援,隋軍不足為懼!
雷夏澤中,外圍處,遍佈了足足有四五里的蘆葦,在夏日裡,生長的頗為茂盛,枝葉翠綠。士卒們站直了身子,還是被掩藏在蘆葦叢中。此刻,夏風吹拂,蘆葦發出沙沙的響聲,楊善會、程知節兩部人馬,總計五千餘人,正埋藏在蘆葦叢中,等待著鄭軍的到來。
鄭軍出兵東郡,當時還在攻打彭城郡的李靖接到訊息,當即分兵,讓楊善會、程知節領兵前去阻擊單雄信。之所以派上猛將程知節,乃是兩人在李密、王世充手下共事過一段時間,彼此之間有著很深的瞭解,可以幫助隋軍破敵。
至於李靖,在彭城郡當地世家的幫助下,攻下了彭城郡之後,如楊浩一般,忙著整頓山東,同時防範下邳郡等地的勢力反撲,是以一直停留在彭城郡。
如同尚不知道劉武周已經死去的宋金剛、苑君璋一樣,李靖也在等待,按照計劃,他在等待楊浩攻取了長平郡等地之後,準備從北面、東面同時攻擊王世充,這樣,王世充想要藉助大河抗拒隋軍的想法必然會落空,只能退守虎牢關。
所以,目前的在山東的隋軍並不需要攻取王世充,而是鞏固山東的成果,恢復山東的生產,安撫民心。這樣,大隋才能有足夠的國力支撐進行統一天下的戰爭。
此刻,楊善會的嘴中咬著一截蘆葦,耳邊聽著湖水的聲響。此刻,隋軍正埋伏在蘆葦蕩的最深處。
對於程知節的計謀他自然是知道的,可是,他並不認為單雄信會追來,但是,在程知節信誓旦旦的保證下,楊善會還是同意了這個要求,反正不妨一試,就算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所有的隋軍一片沉默,靜靜的等待著時機的來臨。
“將軍,鄭軍前鋒已經進入埋伏圈!”一名斥候快速的跑來,低聲。
為了保證埋伏不被鄭軍知曉,隋軍提前做出了安排,將密密的蘆葦砍伐了一截,露出一條只能側身而過的小路。隋軍透過這條彎彎曲曲,隱藏在蘆葦蕩深處的小路來傳遞訊息,從而避免了被鄭軍發現的危險。
站起身來,楊善會透過密密麻麻的蘆葦,看到遠方的蘆葦叢一陣晃動,低聲道:“告訴程將軍,這是敵人的前隊,放他們過去!”
“是,將軍!”斥候匆匆下去,然後繞著小路一陣疾奔。
“籲!”單雄信勒馬,目光有些疑惑的問道:“這是何地?”
說起來,單雄信雖然是濟陰郡單父人,可是他自幼卻是在河東上黨郡長大,後來因為民不聊生,這才起兵造反,並加入了瓦崗軍,此後,一直在滎陽郡、河南郡(東都)一帶徵戰,並沒有到過東平郡一帶,地理不熟悉,也算正常。
“將軍,此湖名曰雷夏澤!”一名熟識此地地理的小卒答道。
“唔!”單雄信微微的點頭,道:“前方情況如何?”
“啟稟將軍,隋軍遠遁,至少在七八里外,目前陳將軍正在帶領兄弟們追擊!”還是那名小卒。
“讓他放緩腳步,時刻注意兩翼,此澤甚廣,可埋藏伏兵,一定要小心謹慎啊!”單雄信說著,叫過士卒,準備向蘆葦叢中探路,至於中軍則暫時停下了腳步,反正追擊隋軍並不在乎這點時間,若是有伏兵,那就得不償失了!
“是,將軍!”很快,在斥候隊正的帶領下,數十名鄭軍向蘆葦深處探去。
“真是該死,這麼密集的蘆葦!”一名鄭軍斥候低聲嘟囔,手中的橫刀一揮,頓時將蘆葦斬斷,眼前逐漸開闊起來。
“高老七,你在做什麼?”分派了北方的斥候伍長高聲的問道。
“啊,卑職這是在除掉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