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其微。
“所以,在陛下沒有重新奪回蒲坂之前,他就只能防守。”郭孝恪笑道,隨即沉聲:“即使河北精銳盡出,可是作為隋帝的都城清河,必然是重兵把守,將軍你能有把握在短短几日攻陷清河?”
搖搖頭,李世勣苦笑,雖然他自認為兵法韜略,無一不精,可是要在數日內攻破清河,還是有些兒戲了。
“如果,將軍不能攻陷清河,那麼勢必會陷入危機之中!”郭孝恪冷冷的豎起了手指,道:“其一,前些日子,鄭國調兵頻繁,據說就是想要攻打汲郡,可是後來因為山東局勢驟變,這才轉而兵出虎牢關,與李靖部對峙與東郡,目前雖然沒有戰況傳來,可是想來,鄭軍必然不敵李靖!”
隋軍在兵不血刃取了彭城郡之後,與王世充有數郡相接,其中濟陰郡與東郡緊緊的挨著,更因此地地處中原要地,所以兩軍在此對峙。郭孝恪之所以敢這樣說,乃是因為兩軍的領軍將領截然不同。隋軍的主帥李靖,雖然名聲不顯,可是他的手下,多是人才,更何況據訊息傳來,李靖攻取齊郡之時,計劃周詳,恩威並用,這才一舉平定了山東。而大鄭的將領單雄信,雖然以前在瓦崗軍中素有“飛將”之城,可是,打仗並不是看誰勇猛,就一定能夠勝利,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
“其二,就算單雄信兵敗,可是王世充還可藉助虎牢關等險要地勢,阻礙隋軍。至少在近期內,兩大勢力之間,只會是小打小鬧。可是!”郭孝恪說到這裡,聲音不由提高了半截,道:“汲郡等地確實大大的不同,此地擁有黎陽倉,可以滿足各大勢力的用兵需要,若是將軍領兵攻打河北,恐怕王世充必定會趁虛而入啊!”
李世勣沉吟,郭孝恪說的非常有可能,畢竟趁著定楊軍入侵河東,大唐將精力放在河東的時候,王世充就連連用兵,攻取大唐在中原的土地。如果李世勣在這個時候出兵,王世充趁這個機會,前來攻打汲郡,那麼李世勣勢必陷入兩面夾攻之中。
此時,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讓他攻打河北?難道是
“那你的意思,是不出兵河北?”黃君漢疑惑的道。
“不,還是要出兵!”郭孝恪笑道,“將軍,如果你不出兵,恐怕會授人口舌,屆時,若是有人居心叵測,彈劾將軍,說將軍造反,那就不妙了!”
李世勣回過神來,點點頭,臉上勉強露出笑容,道:“整軍尚需時日,就算攻打河北,也要整頓兵馬,準備糧草,孝恪,你的意思是以這個藉口,再靜觀其變?”
郭孝恪點點頭。那日商議的結果就這樣定了下來,可是,在今日,李世勣又接到了訊息,是河東傳來的,據說隋帝已經到達了上黨郡,下一步緊接著就是要兵出壺關,攻取長平郡,這讓李世勣感到了深深的壓力。
這個訊息是絕密的,所以他再度招來了郭孝恪商議。
“將軍,隋帝如今氣勢洶洶,挾河東之勝,兵出壺關,我軍雖眾,恐怕”這就是郭孝恪的意見,顯然,他認為在兩大勢力之間,大唐在關外的土地更難支撐,更何況,河東一戰,大唐的精銳盡失,關中或許派不出救兵。
“將軍,卑職聽說,陛下本來打算讓將軍帶著關外計程車卒入關,可是最終因為士卒大多是關東人士,這才放棄了!”看到李世勣沉默不語,郭孝恪再度出言。長安雖遠,當日說起那事也是隱秘,可是正所謂隔牆有耳,有一些蛛絲馬跡透出,也是有可能的。
李世勣想了又想,有些猶豫。他已經聽出了郭孝恪的言語之中透露的意思,可是若是他不戰而降,恐怕遭人唾罵,不想揹著背主的罵名,這正是李世勣所猶豫的。
“將軍,我等就是隋臣,如今李淵已經丟棄我等,如此不義,將軍為何還要奉他為主?”郭孝恪心中大急。
“孝恪,此事不用再言!”揮揮手,李世勣示意郭孝恪下去,既然他不採納郭孝恪的主意,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刀戈一途了。
上黨郡。
楊浩已經到達了這裡,馮箕帶著他的夫人呂月琴前來。楊浩在眾人的迎接之下,進入了上黨府衙安歇。
對於馮呂氏,楊浩也想不到,當初只是看她可憐,這才救助與她,可是他根本想不到,當初的一個援手,一句承諾,得到了如此豐厚的回報,可以說,河東能夠旬月平定,馮呂氏居功不小,對於功臣,楊浩並不吝嗇。只是可惜,她是個女子,並不能封賞官職。
所以,楊浩只能封馮箕為上黨郡守,黎城侯,同時封馮呂氏為五品誥命夫人,以示嘉獎。馮氏夫妻自然是千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