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3/4 頁)
會在什麼時候起兵?如果,還是像突厥人一般的搪塞,那樣的話,李世民是等不起的。
安撫一下內心激動,李世民沉聲,問道:“克明,那人答應什麼時候起兵?”
杜如晦低聲,道:“那人答應七月起兵!”
李世民的心中稍定,一個月的時間,倒也夠那人準備一番了。而且,如今隋軍和鄭軍正在中原大戰,像這種決定兩國命運的巔峰之戰,必然是持續許久的。換而言之,就算王世充處於劣勢,可是憑著洛陽高大的城牆以及洛陽八關,此外還有虎牢關等地,大鄭至少可以支撐半年!而這,就足夠了!
在李世民看來,縱然是蘇定方英勇善戰,宋金剛強悍非常,可是他李世民若是能夠迴轉河東,一定可以趁著隋軍主力攻打中原的時候,奪下河東這塊對於大唐至關重要的地方!
“可是。”杜如晦的聲音再度低低的響起,聲音之中,有些猶豫,“那個人,說如果事成,他要定胡以北!”看著李世民沉吟,杜如晦補充:“不過太原郡他讓給大唐。”
李世民沉吟,那個人,本是匈奴後裔,給他河東北方數郡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就算給了他,只要能夠奪下河東,那塊地方,我李世民早晚必定拿回來!想到此,李世民一揚眉,抬起頭,問道:“克明,你答應了?”
杜如晦道:“殿下,請恕罪!”只是,他的口中說著恕罪,眉宇之間,卻是有著笑意,顯然他很瞭解李世民的性格,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一定會選擇答應的。
“做得好!”李世民忍不住以拳擊掌,獨眼之中,閃現出一絲對勝利的渴望,此外,還有對楊浩的仇恨。這一箭之仇,早晚必報!
“可是,陛下,你”杜如晦欲言又止。
“克明,你是在擔心我不能帶兵?”李世民猜測到了杜如晦的意思,果然,杜如晦有些擔心的點點頭。
半個多月過去了,李世民似乎宛如被囚禁一般,不能隨意的出入秦王府。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克明,既然那人已經同意,就等孤王上表一封,一定可以再度領兵!”李世民的言語之間,充滿了強烈的信心。他知道,河東對於大唐實在是太重要了!雖然父皇、兄長想要刻意的打壓自己,但是如果能有一個收復河東的良機,他們必然不會放過機會!
所以,李世民對於能夠再度領兵,信心很足!而自己若是能夠再度的領兵,一定可以一雪前恥!
第五十六章 暗湧(四十八)
辰時初,長安皇宮。wwW!
唐皇李淵已經早早的起來,在用過早餐之後,他到了書房,開始批閱奏摺。這是他恢復了健康之後,例行的工作。
就在七八天前,李淵漸漸養好了身子,開始處理政事,對於在患病期間,太子處理的政事,李淵還是頗為滿意,這個孩子,雖然年輕,可是手段已經老練,出事頗為沉穩。隴西的精兵已經進駐關內,佈防在長安四周。至於巴蜀精兵也有一萬駐紮在潼關一線,隨時防禦從河東進襲的隋軍。
所有的安排都在他患病期間,由太子李建成策劃完畢,並沒有太大的疏漏。李淵之所以躊躇,乃是因為秦王遞上的一份奏摺。
天剛亮的時候,秦王的奏摺就有專人遞了上來。遞上這份奏摺的人,乃是唐儉。
秦王自從被囚禁以來,似乎明白他所犯的錯誤,一直在府中休養生息,所以他的奏摺由唐儉遞上,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李淵關心的,是這個奏摺裡面的內容。
秦王的奏摺之中,提到了河東的計劃,如果那個人,在河東起兵,剛剛從戰火之中平靜下來的河東勢必會再度騷亂,這個時候,正是李唐的機會。秦王表示願意再度領兵,收復河東。這個計劃,看起來似乎不錯,重新掌握對隋楊的主動權也正是李淵所想的,只是,如今的大唐,著實讓他擔心啊!
關中精銳,在河東一戰中盡失。雖有隴西、巴蜀精兵補充京畿,可是這些人畢竟不是關中人氏,就算忠心度尚佳,但是當強敵來臨,一旦戰事不利,恐怕這些士兵就會想家,從而出現逃兵。這,並非危言聳聽,當初,在江都計程車兵之所以譁變,就是因為關中被李淵攻取,禁軍驍果思家心切,這才紛紛逃竄,進而發生宇文化及兵變,弒君的一幕。
這其中的原因,李淵自然知道,所以他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對於李世民的奏摺所言,李淵明白,所以他在沉思,究竟該怎麼辦呢?畢竟,河東有大河、群山阻礙,要想直接攻打河東是不可能的。那個人,真的會在河東叛亂嗎?可是,從定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