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1/4 頁)
河東一戰,的確是損失巨大,幸好關中有著極佳的地形,這才使得他暫時自保無虞。可是,關中狹小,隴西苦寒,巴蜀運轉不便,如果他李淵只是想要稱霸一方,那倒也足夠了。可是誰叫他的心中,有著宏大的目標呢?
一統天下,揮師東征北伐,建立起一個巍峨的煌煌大唐!可是這一切,隨著河東的失敗而變得猶如水泡一般的易碎易破起來。如果再將最後的精銳投入,成功了還好,若是失敗,大唐就將萬劫不復。
“父皇!”李建成思索,聲音輕輕的響起,道:“如今國事艱難,秦王願意領兵,為國分憂,也是好事一件啊!”
李淵的臉上,露出一絲讚賞的神色,這才是大唐的太子,胸襟廣闊,氣度不凡!只是,想必那個孩子還在生悶氣吧!
“那依你之見,又當如何?”李淵問道。
“父皇,秦王久在河東,不如就讓他帶隴西精兵,駐紮在馮翊郡,佈防在朝邑、韓城一帶,名為防禦,實則侯河東有變,即刻出兵河東響應,伺機收復河東。”李建成說道,眼睛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父皇為何要一力的打壓秦王,李建成自然是知道的。在這種情況下,他敢向父皇進言,讓李世民帶兵,可謂是心中忐忑。只是他明白,隴西精兵讓李世民帶領,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至於如今暫帶隴西精兵的李孝恭,李建成另有想法。
“父皇,趙郡王於巴蜀關係頗好,不如讓他率領巴蜀精兵,伺機出關!”李建成想了一想。
“出關?”或許是因為年長求穩,李淵對於李建成的建議,顯然有些驚訝。
“父皇。隋楊攻擊王世充,勢必是兩敗俱傷。父皇只需要坐等兩軍力乏,出兵潼關,大唐雄師一定可以取勝!”李建成笑道。
以逸待勞,趁火打劫。端的是好計謀,李淵沉吟。如果能夠趁著隋鄭兩軍最為虛弱的時候,出兵洛陽,不僅可以攻取洛陽,還能擊敗隋軍的主力,一雪前恥,再揚大唐國威!
李建成的建議倒也中肯,分別讓李世民、李孝恭帶領隴西、巴蜀精兵,以他們各自在當地的威望,一定可以壓制住這些士兵,不至於出現李淵所擔心的情況。
想到此,李淵拍了拍李建成的肩膀,道:“建成,委屈你了!”
李建成笑道:“父皇,國事為重!如果能夠收復河東,兒臣受點委屈又算什麼呢?”
就在李淵父子商議著如何收復河東的時候,中原,洛口倉。
守衛糧倉的鄭軍有些散漫。雖然前線戰事不斷,可是這裡的鄭軍還是認為,他們在後方,自然不會受到隋軍的攻擊。
不過,這種洋溢在鄭軍士兵中的信心滿滿,卻是由鎮守洛口倉的漢王王玄恕散發出來的。
王世充在擊敗李密之後,將洛口倉的糧食運送了大半到東都含嘉糧倉,在瓦崗李密圍困洛陽城地時候,東都因為缺糧,形勢非常的艱難,一度處於被動之中,百姓易子而食,情形非常的慘烈。那個時候,王世充曾經目睹過這樣的悲劇。這樣的情形,他王世充絕對不允許再度的出現。
雖然洛口倉的糧食已經運送了大部分回到東都,可是作為大隋的三大糧倉之一,洛口倉的糧食還是非常的豐富,足以供應虎牢關等要地使用。正是因為如此,王世充才派出了二兒子,漢王王玄恕鎮守洛口倉。
看守洛口倉計程車卒足有三千人,都是百戰的精兵。
按理說,有了足夠計程車兵,要想守住洛口倉,並非什麼難事,畢竟,這裡離鞏縣、偃師都非常的近,這兩個地方,都駐有重兵,一旦洛口倉有事,援兵即刻就到。王世充的安排不說完美,至少也是合理的。
可是,洛口倉的鄭軍,沒有想到,在短短的一個時辰之內,洛口倉就被隋軍奪下。
所有的一切,都是漢王王玄恕的過錯。至少在大部分計程車兵,都是這麼認為的。作為王世充的兒子,王玄恕並沒有繼承王世充的優點,他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比起太子王玄應,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一個人,根本無法勝任洛口倉守將一職。如果說要找原因的話,誰讓他姓王,還是王世充的兒子呢?皇室的優點在這一刻,淋漓盡致的顯現出來。
雖然洛口倉位於虎牢關之西,並不在隋鄭兩軍交戰的前線,可是這裡畢竟是糧倉重地,周圍郡縣的鄭兵都需要洛口倉的糧食。再有,此刻乃是戰爭的非常時期,作為洛口倉的主帥,至少也要派出一些必要的斥候,四處打探。
可是漢王大人並沒有,自從他到了洛口倉之後,便日日躲在府衙之中,每日飲酒作樂,觀看舞姬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