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南燁在暗中發誓,若是蔡琰真的因瘟疫而死,自己rì後便不再做什麼好人。反正現在自己有錢有人,不當英雄還可以當個jiān雄稱霸一方。到那時自己也學靈帝為所yù為,娶上千八百個老婆及時行樂,死則死矣,左右生無可戀不如速死。
第十三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4)
北上尋找張寧的王越等人並不知道南燁正在盼著他們。為了不引人耳目王越只帶了三個人,史阿、張白騎、司馬俱,留下了管亥、裴元紹二人,分守長安、洛陽。
為了加快速度,四個人每人騎了三匹快馬,從洛陽北上,換馬而行。人少的好處便是不容易引起大隊山賊的注意,壞處則是會有不少小蟊賊打他們的主意。便是幾人、十幾人一夥的草寇也敢出來劫他們一道。
面對這些多如牛毛的山賊,王越是走一路殺一路。一邊殺一邊感嘆自己真的已經過氣了。想當初自己周遊各州,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哪兒會有山賊敢打劫他?他不去打劫別人就算好的了。
史阿99的武力值只差王越一線,可是若論經驗老到卻和王越差了十萬八千里。他自從出師以來還從沒殺過這麼多人。提著一把不停滴血的龍淵劍,史阿感覺自己殺人都殺的有些手軟了。可是再看師父王越,出劍的速度還是如同雷光閃電,往往賊人還來不及反應,咽喉已經被劍尖刺了個窟窿。
王越的劍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一眼就看出了史阿揮劍時的那一絲猶疑。可是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每次都將賊人放過幾個留給徒弟去斬殺。因為他知道自己這個徒弟什麼都好,劍術也已然練到了巔峰,就還差最後的一絲火候,那就是心境的歷練。
身為劍術宗師,王越知道練心不一定非要殺人,可是殺人卻是最好的練心方式。直面生死的戰場,就是看透生死的修煉場。在生與死之間,世上的一切選擇都變得如此簡單,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在這生死試練之中,可以相信的便只有手中的劍,可以依靠的便只有常年苦練的武藝。
每次看到史阿,王越就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18歲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首級而歸,無人敢當其鋒。”這一句話就是世人對自己年輕時的評價。可是誰又能想象這句話中包含了多少兇險?
那時的王越劍法剛剛大成,他的師父便給了他一個任務,殺死為禍一方的羌族首領,取回他的頭顱便算出師。年輕的王越心高氣傲,自覺劍術已天下無雙,隻身匹馬就進了賀蘭山。等他進入了羌族領地才知道這個任務有多麼困難。他所要面對的敵人可不光是一個羌族首領,而是成千上萬的羌族戰士。
即便面對千倍於自己的敵人,王越也沒有退縮。他有十足的信心殺死全部的敵人,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從白天一直殺到晚上,又從晚上殺到了白天,全身上下沾滿了異族的鮮血,可是他卻沒有一絲猶豫。他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些異族都是劫掠中原的十惡不赦之徒,他們死在自己的劍下是他們該死。
可是當王越殺了無數羌族武士逼近羌族首領的時候,他猶豫了。因為那些羌族的老幼婦孺全都聚集在一起,拿起了武器,保衛著他們的首領。王越從這些女人、老人和孩子的眼中看到了憤怒。自己剛才所殺的那些羌族勇士或許就是他們的丈夫,他們的兒子,他們的父親。
王越斬殺那些勇猛無畏的羌族勇士時沒有絲毫猶豫,可是此時面對這些羌族勇士的親屬他猶豫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在他眼中劫掠中原的羌族首領,卻是這些婦孺的保護神,是能夠帶領他們生存下去的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殺死這個羌族首領。
羌族首領似乎看到了王越心底的動搖,他呼號著,命令著所有的族人衝向了王越。當一個十幾歲的半大孩子用一根木槍刺向王越的時候。王越動了,他削斷了木槍,而後斬下了那個少年的頭顱。
在鮮血飛濺之中,王越悟道了。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若是此時不殺了這個羌族首領,那他rì後就還會進犯中原,殺死無數的無辜百姓。而這個死去的少年就是他將來作惡的幫兇。
在戰場之上沒有對錯,只有你死我活。而劍術的真諦絕不是什麼強身健體、愉悅心靈,也不是為了比武取勝、譁眾取寵,而是殺死敵人,讓自己活下來。
誰也不知道,18歲的王越取回羌族首領首級的時候,並非無人敢當其鋒,而是已無人當其鋒,所有阻擋他的人全都死在了他的劍下。王越的劍法從此大成。
王越將史阿當成自己的親生骨肉般對待,自然清楚史阿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