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jiān人陷害怎能當真?我仰慕先生才學、骨氣一心拜師,又怎麼會怕麻煩?先生所言太見外了!”
蔡邕聞言大喜,覺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一片赤誠是個可造之材,再加上女兒喜歡,興許未來就是自己女婿,便道:“那老夫便厚顏收下你這個弟子。昭姬,將為父所藏的《道德經》取來贈予南公子。”
依照古禮,收了拜師禮再回贈禮物,這就算確立了師徒關係。此時蔡琰可不敢再看笑話了,急忙道:“爹爹可知他是誰?怎麼能隨便收徒?”
蔡邕奇道:“不是我兒將南公子領來拜師的嗎?怎麼又怪爹爹。”
蔡琰一跺小腳氣道:“女兒何時說過南燁法師是來拜師的?法師也是,怎麼爹爹誤會也不解釋?”
南燁笑道:“天下才有一石,伯喈先生獨佔八斗,昭姬得一斗,我得半鬥,天下共分半鬥。我仰慕先生大才,拜師乃是真心實意,為何要解釋?昭姬的書法、音律遠勝於我,正說明先生教導有方,我向先生請教也是理所應當。”
蔡邕聽蔡琰一說南燁法師,差點驚掉了下巴。他根本就沒想到眼前的年輕人便是名滿洛陽的西方大道聖人南燁法師。更沒想到這個法師會來拜自己為師。驚訝的問蔡琰道:“我兒,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蔡琰見父親問起知道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便先先將南燁讓進屋中,然後將前因後果講了一遍。在得到南燁的允許後,蔡琰又將兩道法題的解法告訴了蔡邕。
蔡邕聽完恍然大悟道:“原來這科學大道便是西方的大學問,尋求的是世間至理,並非什麼邪門歪道。可笑老夫不學無術,聽人一面之詞便誤會法師,還請法師恕罪。”
南燁忙道:“先生折殺晚輩了。有道是不知者不罪,再說哪有先生向弟子賠禮的?”
蔡邕道:“拜師一事法師休要再提。法師名聲、學問皆在邕之上,哪有拜邕為師的道理?”
南燁道:“先生此言差矣!在科學大道面前世人皆是學生,但若論其中一道則是達者為師。先生jīng於書法、音律,聞道在先,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燁拜先生為師實為聞道,與名聲無關。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蔡邕拍案叫絕道:“好一個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老夫若不收法師倒是老夫矯情了。那老夫就厚顏做這個先生。不過若論科學大道,還是法師聞道在先,老夫和昭姬還要多向法師請教才是。”
南燁聞言連道不敢。蔡邕第二次讓蔡琰去取《道德經》要送給南燁。這次蔡琰不再阻攔,反而心中暗喜,西方大道聖人都拜父親為師,這要傳出去可是一段佳話,太有面子了。
看著女兒臉上帶笑,蔡邕也很開心。一番攀談下來,他發現南燁無論相貌、才華、人品、名聲俱是上佳,與自己先前所想完全不同。和女兒站在一起也十分般配,這才答應收徒有意撮合二人。
一會兒的工夫蔡琰取來一卷竹簡交給南燁,南燁拿書在手就是一愣,因為他腦中竟然出現了寶物提示:《道德經》又名《老子》,道教始祖李耳所著。僅五千餘言,但文約義豐,博大jīng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裝備後智力+5。需要將星400。
南燁遇到過武器提示和坐騎提示,寶物提示這還是第一次遇到,看來蔡邕所藏的《道德經》不是珍本便是孤本,總之不是凡品。見是如此貴重的禮物,南燁急忙起身道謝。
蔡邕這卷《道德經》還真是祖上所傳,見南燁識貨自然老懷大慰。他之所以要贈《道德經》給南燁也存了試探女兒心思的目的。家中所藏《道德經》不止一卷,蔡琰卻專挑了這卷最珍貴的祖傳之物,看來女兒心中也中意這南燁法師。
第六回 南燁初識蔡文姬 收徒拜師字光華 11
蔡邕收了南燁這個弟子自然不用再搬家。心情大好的蔡邕讓蔡琰準備了一壺酒和幾個小菜,留南燁在家吃晚飯,還讓蔡琰在一旁撫琴作陪。
南燁一見蔡琰取出的焦尾琴馬上又是兩眼放光,心道:“未來老丈人家的寶貝還真不少!”
寶物:焦尾琴,古代四大名琴之一。與其他三張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皆因此琴系東漢名人蔡邕所創制。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絃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裝備後魅力+5。該寶物與蔡邕繫結,將星高於392方可裝備。
南燁目前的寶物欄中裝備的是控星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