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1/4 頁)
南燁這三點敗因可不是他自己總結的,而是歷史總結,每點都是一針見血。不僅僅是張白騎和管亥、周倉聽傻了,就連戲志才、典韋、蘇雙也聽傻了。他們都有一種感覺,南燁法師根本不是剿滅黃巾的官軍,而是被死去的張角附身了,正在總結自己失敗的經驗教訓。又好象南燁法師就是天上的神明,一直在注視著下界黃巾軍的興起和覆滅。
張白騎愣了好一會突然跪在地上激動道:“法師既然有如此大才,能知興衰,為何不助我師一臂之力推翻這腐朽的朝廷呢?為何又要與師父為敵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南燁當然不能說自己熟知歷史,為了活命才站在勝利者一邊,與個人立場無關。只能說道:“白騎快快起來,其實你師父張角剛剛開始治病佈道之時,確實非常值得尊敬。他勸人多行善事,少做壞事,反對貪官斂財,主張平等互愛。這些都與我修習的科學大道並不衝突。
可起兵之後他又是怎麼做的呢?四處劫掠斂財,裹挾窮苦百姓,不加入黃巾者就一律殺害。這豈不是比你口中的貪官汙吏還要不堪?就算我幫你師父得了這天下,對於天下百姓來說無異於另一場災難,不過是把一個昏君趕下臺,換上了一個暴君而已。
再說我也不敢保證你師父一定會聽我的。畢竟他宣揚的是太平道,我宣揚的是科學大道。我去投他,他不殺我已然算是便宜我了。”
第十回 法師密室說大勢 劍神上擂為揚名 2
張白騎仔細想想南燁的話還真有道理,起義前後的師父確實判若兩人。再說主張太平道的師父怎麼會重用信仰科學大道的南燁法師呢?這兩人本就是水火不同爐嘛!
南燁怕張白騎還想不開,繼續勸道:“退一萬步講,就算你師父不殺我,僅憑我一人也勝不了官軍,就算勝了官軍,將來總不能靠我一人治理天下。到時候這天下還是一團亂麻,百姓還是苦不堪言。”
張白騎點點頭道:“法師一片苦心白騎已然明白。剛才我說法師不如師父只是一時氣話,還請法師不要見怪。不過法師既知我等是迫不得已起兵造反,又知天下禍亂根源。怎麼還會說出遠離戰亂安心耕種這種話呢?這天下哪裡還有一片淨土能讓我等戰亂安心耕種呢?若真有這種地方,我等也就不必起兵了。”
南燁一笑道:“怎麼會沒有呢?我看這洛陽城中便沒有戰亂,百姓也還算富足嘛!”
張白騎道:“洛陽乃是都城所在,天下財富匯聚於此,雖說沒有戰亂之苦,可是也沒有我等立錐之地啊!”
南燁道:“既然白騎來投靠我,我自然要讓白騎能夠在此立足。只是白騎必須讓麾下聽我號令,再不可行那劫掠、反叛之事。”
張白騎道:“若法師能保我等xìng命、衣食無憂,我自然願聽法師號令。可這天下還有無數黃巾和窮苦百姓”
南燁沒想到這張白騎還是個憂國憂民之人,估計他的理想也是天下太平吧。難道說他來投靠自己,是想讓自己帶著他繼續打天下鬧革命?這不是瞎掰嘛!現在的大好局面可別讓他這熱血青年給破壞了。
南燁想到這裡,覺得自己還要學張角忽悠一番才能讓張白騎真心相投。便道:“這天下確實還有無數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單憑你我卻救不過來。他們若想脫困,便要學會自救。”
張白騎問:“敢問法師如何自救?”
南燁道:“如你師父一般!”
張白騎驚道:“法師是說起兵造反?”
南燁點點頭又搖搖頭道:“也不一定非要造反。你師父這次雖然敗了,但也給朝廷敲響了jǐng鍾。若是朝廷知過能改,任用賢能,說不定這天下就會太平起來。這便是已然自救成功,你師父雖死而無憾了。
相反若朝廷依然如故,那便還會有人起兵,那時天下還會大亂,說不定就有人趁勢而起,推翻朝廷。
相比後者,我更希望看到前者,畢竟那樣會少死很多人。所以我才在洛陽**,藉機進宮規勸天子,希望能讓天子驚醒。可這前者若是行不通,後者也不可不防,所以我才招攬賢才,就是怕天下大亂之時像你師父一樣無人可用。
我見你三人皆是可造之材,所以今rì才說了這麼多。希望你等不要外傳才好。”
張白騎領著周倉、管亥跪倒在地道:“法師放心,我等絕不外傳。法師志向高遠,深思熟慮,張晟佩服之至。師父臨終前曾言天下還要大亂,我始終不解其意。今rì聽法師分說,我方知天下大勢。我等rì後願奉法師為主,聽從法師號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