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大城富庶,所以越是都城附近這賊人越多。不過大城附近的群賊都不敢聚眾太多,否則驚動了朝廷就要出兵圍剿了。
都城周圍的盜賊最多也就十幾人聚眾,打劫普通百姓還行,若想打劫大一點的商隊都沒那個本事,更別說打劫我們這麼多人了。”
南燁皺眉道:“我這次之所以帶這麼多人,便是要打通一條通往長安的商路,rì後再走鏢就安全了。可這盜賊此時都不現身,若rì後我等走鏢人少時再現身豈不麻煩?”
張世平道:“師父的盛名已然傳遍洛陽周圍,估計都城附近沒有哪個不開眼的蟊賊敢打震遠鏢局的主意。不過若是遠離都城可就不好說了,我倒是有個主意可以引出這一路上的賊人。”
南燁聽張世平用“引出”一詞,這心裡就明白了大半。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釣魚執法嗎?於是問張世平道:“世平的意思是不是設下誘餌在前方開路,待引出賊人再讓大隊人馬將其殺散?”
張世平拍馬屁道:“師父果然英明,我正是此意。”
南燁想想這倒是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於是問張世平道:“你覺得應該讓幾人去做這誘餌?”
張世平想了想道:“按照師父所說,只要開通了商路,rì後就無需這麼多人保鏢。不過我想就算人少,每次走鏢也要有數十位鏢師隨行。所以那些十人、八人的賊夥我等完全不必顧忌。而人數成千上萬的大山賊,我等又會提前發現繞道而行。依我看需要鏢局防備的就是那些百人左右的賊夥,不如就用五十人做餌如何?”
南燁聽張世平講的頭頭是道點了點頭,這亂世走鏢不同治世,人數少了根本不行。南燁覺得每次走鏢的規模至少在五十人往上,只有這樣才能震懾住那些蟊賊,避免走一路打一路的尷尬局面。就算要拜山頭也只有那些成百上千的大山頭值得一拜,走一路拜一路同樣受不了。
張世平見南燁同意便自告奮勇道:“師父就讓我帶人去做餌吧。”
南燁搖頭道:“這誘餌可不好當,要是沒等大隊人馬上來你就被人滅了我找誰說理去?還是我帶親衛同去,對方實在人多,我等還可以騎馬跑回來嘛!”
張世平一想也對,南燁親衛人人配馬全是騎兵,就算遇到山賊逃跑總不成問題,安全係數很高。
兩人商議定了便策馬到王越跟前一說,王越也覺得是個好主意,便主動要求去做誘餌。
南燁道:“王大俠還是留在這裡負責大隊人馬,若是我等都做誘餌,這裡還不亂套了。”
張白騎在一邊道:“法師言之有理,總鏢頭還是留下,有我去就可以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向南燁使眼sè。
南燁知道張白騎是怕遇到黃巾餘黨,這要是兩邊打起來,那可就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了。
王越見南燁和張白騎都這麼說也就打消了做誘餌的念頭。他深知典韋的武藝,完全不擔心南燁法師會遇到危險。
於是王越與管亥繼續領著大隊人馬慢慢行進。南燁則帶著剩下的將領和五十親衛打馬先行。
馬兒跑出了一段距離後南燁勒馬問張世平道:“我等是不是忘了什麼東西?”
張世平奇怪道:“師父忘了什麼?”
南燁道:“我等來做誘餌怎麼忘了押上幾輛鏢車?”
張世平笑道:“這誘餌何需鏢車?師父忘了我等胯下的戰馬就是價值不菲之物。只要插上鏢旗,這馬匹便是我等做誘餌的貨物了。”
南燁聞言也笑了起來。他怎麼忘了這張世平就是販馬的商人了。在漢末,這馬匹可是金貴的很。一匹耕馬或車馬需要八千到兩萬錢,而一匹戰馬則需要兩萬到十萬錢不等。要知道,此時的一斤黃金也才值一萬錢,一匹戰馬至少值兩斤黃金的價格。
南燁按現代人的方式粗劣一算,兩斤黃金是1000克,若按每克300元計算,一匹戰馬就摺合人民幣30萬元,相當於現代一輛轎車的價格。這五十多匹馬可以摺合人民幣千萬以上,做誘餌是足夠了。
第十一回 得聖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 5
保鏢的隊伍由洛陽一路向西經過弘農直奔長安,路途中便有一些百姓商人到了目的地紛紛致謝離去。讓南燁既開心又鬱悶的是路途已經過半,還沒有遇到山賊劫道。這一路平安當然令人開心,不過他的誘餌計劃沒派上用場便有些小鬱悶了。
即便是五十多人的誘餌隊伍,規模也已然不小,不是尋常小賊能吃的下。不過這夜路行多終遇鬼,河邊常走會溼鞋。南燁的隊伍還是被一群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