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頁)
戲志才清楚南燁脾氣,也知道他會因此計不快,更知道南燁絕不會行此計策,可他還是要說,這便是戲志才的脾氣了。若是善於謀人、謀己的賈詡,此時斷然不會如此行事。可戲志才卻要直言心中所想。若是心胸狹窄之輩,是絕對用不了戲志才這種人的,好在南燁深知戲志才的本事不會與他計較。
戲志才見南燁不怪心中感動,更認定南燁是個肯開門納諫的明主,繼續道:“法師所行之策也十分高明,深閤中庸之道。既保全了蔡娘子,也沒有惹陛下不快,雖無甚好處,卻也沒有害處。
既然法師已有打算遠離洛陽,那我便講講其中利弊,以便法師權衡。兵法有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領兵離京的有利之處顯而易見,便是法師可以如龍入海不再受朝廷約束任意施為,到時法師坐鎮一方,便是陛下想殺法師也不容易。
其弊端則在於遠離了陛下與朝廷,法師rì後恐怕便難登三公之位,官職只能止於一州刺史。”
南燁又不是官迷,對什麼三公之位根本不感興趣,而且他知道rì後這朝廷三公還不如手握兵權的一方重臣來的實在。便說道:“如今天下亂象已現,這還只是亂世的開端。我預言,再過數年天下就要大亂,那時節兵鋒四起百姓流離。我等此時與其留在這權力漩渦中爭權奪利,還不如另闢一片天地,造福一方百姓來的實在。只是不知我該如何獲得這刺史之位?”
戲志才見南燁心意已決便不再勸,而是問道:“當今天下除司隸外有一十二州,不知法師要謀哪一州的刺史?”
南燁被戲志才一問頓時愣住了,他以前的志向便是先揚名天下,而後憑著名氣投靠一方諸侯混個安全溫飽。可如今他已然有了一方諸侯的實力,手下還有一群忠於自己的部下要養活,恐怕投靠誰誰也不敢接收,何況投靠誰也不如投靠自己來的安全保險。只不過這遠離洛陽稱霸一方的念頭昨天才剛剛產生,今天戲志才就問他要謀取何處,南燁怎麼答的上來?
第十六回 趙慈起兵殺秦頡 南燁定計謀交州(4)
戲志才見南燁皺眉苦思便知他沒有想好,於是介紹道:“冀州、兗州、豫州緊鄰司隸,因此物阜民豐,不過朝廷對三州也格外看重,法師若選這三州,恐怕無法擺脫朝廷掣肘。
青州、徐州民風彪悍,盛產jīng兵,只是地域狹小,又多世家盜匪顯然控制不易。
涼州、幷州、幽州土地廣袤盛產良馬,只是地廣人稀,又與異族相鄰,因此戰亂不斷。
荊州倒是地廣人稠,不過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若真如法師所言天下大亂,此處必為四戰之地,難保百姓平安。
依我之見唯有益州、揚州乃是保民之地。益州沃野千里,更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乃是高祖發跡之地。揚州有兩熟之糧又有長江天險舟船之利同樣大有可為。”
南燁見戲志才一眼便挑中了益、揚二州不禁暗挑大指,這二州不正是將來蜀漢與東吳的基業所在嗎?
若南燁有野心制霸天下,這益、揚二州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不過生於和平年代的他卻沒有這種野心和抱負。在南燁心中,平平安安的在這亂世中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就算隨著聲望和麾下人馬增加,南燁的野心稍稍膨脹,但是也僅僅止於讓身邊眾人和自己一同平安活下去而已。
這次南燁要不是被靈帝所逼,認識到了皇權的可怕,他甚至沒想過要離開洛陽另尋一塊地盤,走到如今這一步完全可以說是形勢所迫,而非南燁自己的意願。所以他此時不但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而且本能的不願去和未來的劉備、孫權爭地盤,甚至不願與任何一個諸侯爭地盤,生怕影響了歷史的大勢,讓自己喪失了先知先覺的能力。
安於現狀不希望歷史有所改變的南燁順著這個思路盤算了一下:益州歸劉備,揚州歸孫權,兗州、豫州歸曹cāo,冀、青、並三州歸袁紹,徐州是陶謙地盤,涼州有馬騰、韓遂,荊州有劉表,幽州公孫瓚,似乎這天下就沒有無主之地。
“嗯?”南燁突然感覺哪裡不對勁,他掐著手指頭一數,這不是隻有十一個州嗎?還有一個州哪兒去了?回想戲志才剛剛所言,似乎他也只提到了這十一個州而已。
南燁有些奇怪的問戲志才道:“志才似乎是少說了一個州?”
戲志才點頭道:“在我大漢南疆確實還有一個交州,不過此處乃是天南絕域,蠻夷之地,早已不服王化多年,比起那十一州來不可同rì而語。”
“交州!我就要這交州了!”南燁一聽戲志才提起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