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南燁笑道:“我身為主帥不能破敵制勝便是我失職。志才若無良策我便不能破敵,所以志才的失職便是我的失職,這就叫將帥無能累死千軍。如今志才看出敵軍破綻,定是有了良策,那我倆就都不算失職,更不必自責。”
眾人見南燁法師如此大度,都跟著一起笑了起來。戲志才道:“如今之計還是要與城中守將先取得聯絡才好接應我等。只是這夜間劫營大可不必,我等光明正大進城便可。”
張白騎聞言驚道:“志才先生莫非瘋了不成?如今那廮陶縣城被黑山賊重重包圍,我等難道從他們頭頂飛過去?”
戲志才笑道:“我可沒本事飛過去。不過既然那張牛角與褚燕都無意與法師為敵,那我等就大可不必擔心其大軍一擁而上。只要有對陣的機會,我願憑三寸不爛之舌激那些賊首與諸君鬥將,諸君之中可有人畏懼嗎?”
南燁帳下謀士只有戲志才一人,可彪悍善戰的武將卻有一大堆,一聽單挑眼睛都亮了起來,哪有一個害怕的?
南燁奇道:“難道說單挑勝了,張牛角便會放我等大軍進城嗎?”
戲志才道:“自然沒有那麼簡單。這仗我等不但要勝,還要大勝。只要打服了他們,打怕了他們,他們自然便會放我等進城,若是不放,我等直接殺將進去便是。張牛角必然不會全力阻攔我等。”
郭太問道:“志才先生怎敢如此斷言?”
戲志才道:“我等陣前挑戰,有意與法師交好的張牛角等人必不會出戰。迎戰之人肯定皆是那些不服號令或與張牛角意見不合者。這些人若死於陣前,張牛角非但不會為其報仇,恐怕還要吞併其人馬才好。
如此一來既立我軍威,又讓那張牛角有了一統全軍的機會。所以打算與法師合作的張牛角必然不會因為死了幾個人便為難我等。就算礙於情面以報仇為名與我等拼殺一陣,恐怕也不會盡力。我等正好趁機殺進城去。”
徐晃此時出言道:“若讓那張牛角一統全軍,我等就算進城又有何用?豈不是要被其圍困致死?”
第十四回 走四方集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10)
徐晃不愧為文武雙全之人,一下子便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戲志才朝徐晃點了點頭道:“公明所言不無道理。可也別忘了,那張牛角可是打算與法師合作的。他若一統全軍定然便會與法師交好,那時我等自然還能從城裡安然出來。再說他要一統全軍亦不容易,我等斬殺他幾員賊首卻不殺盡,最好讓他們禍起蕭牆鬥個兩敗俱傷,那時節他們也就無力攻城了。”
徐晃聞言佩服道:“志才先生果然妙計!”
南燁笑道:“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古人誠不欺我。張牛角這次是慘了,既遇到了神一樣的對手,又遇到了豬一樣的隊友。”
帳中諸人雖不知南燁法師所言是哪位古人說的,可是也都聽出了其中含義。仔細品味,這話雖粗俗了些,可確實不無道理,而且新奇逗趣,眾人皆笑了起來。
南燁又道:“計策已定,還勞煩志才寫一封信給城中守軍。只是不知城中何人主事。”
郭太道:“我聽張牛角說廮陶縣令名為王宇,其人頗通軍略,將廮陶縣城經營的鐵通一般。張牛角攻了幾次,似乎都無功而返,我到時他們還在商議破城之策。”
南燁道:“既知縣令何人志才便修書一封,勞煩史阿送去。只是這一路穿過百萬賊營,史阿千萬小心才是。”
史阿拱手道:“法師放心,當年我師18歲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首級而歸。如今我當效仿師父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演算法師命我去取賊首我都不懼,何況只是送信。”
南燁知道王越是史阿的心中偶像,便笑道:“你有自信是好事,可千萬不要輕敵。這次送信要隱秘行事,可不是讓你去出名的。要做大事以後有的是機會,這次只要將信送去便是大功一件,切莫節外生枝。”
史阿點首道:“史阿知道輕重。”
戲志才智策過人,寫封書信自然小事一樁,片刻工夫便寫好了書信交予史阿。史阿取信在手出了營帳,他也不騎馬,只憑腳下功夫奔向廮陶縣城。
若說周倉一雙鐵腳板,兩條飛毛腿;胡車兒力負五百斤,rì行七百里。那史阿的腿上功夫比起二人只強不弱。大軍行走一rì的路程,史阿不到一個時辰便趕到了。張牛角的營寨周圍的斥候雖多,但想要發現獨行的史阿那是千難萬難。
藏身在樹上的史阿也不急著突圍,而是拿起酒葫蘆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