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實力才能不像黃龍一樣慘死陣前。當黃龍、浮雲接連被打下馬來的時候,群賊沒有一個敢上前救助,而是紛紛選擇在陣中觀望。
張牛角和黃龍等人也沒什麼深交,並未將幾人的死放在心上。可他畢竟是名義上的首領,如今出戰的將軍死了,他要是不表個態,這人心就散了。可是讓張牛角自己殺上陣前他又覺得毫無勝算,只是徒勞送命而已。
正當張牛角猶豫的時候,褚燕將幾個人領到張牛角馬前。張牛角一看,眼前幾人正是黃龍等人的副將,說白了就是山寨二當家的。
這些人能坐上山寨第二把交椅也都有些本事,至少也心明眼亮腦子不傻。他們一見自己的首領死了,有驚的,也有喜的。那心懷忠義的自然是驚怒異常,而那些居心叵測一心想要上位的則是驚喜多一些。
不論他們是驚是喜也都只有片刻工夫,而後他們就都開始害怕起來。因為這些人都想起此時他們並非在自己的山寨之中,而是在張牛角的大軍之中,在二十餘路人馬的團團包圍之下。這二十餘路賊首哪個都不是易與之輩,若是想要併吞他們這些死了主帥的賊兵簡直易如反掌。
出陣九人的副將湊在一起商量了一下,與其將麾下人馬便宜了別人,還不如去依附張牛角。只有靠上了這棵大樹,才能不怕被其他山賊併吞,而他們自己也能靠著投誠之功保住一些地位。
九位副將來到張牛角馬前的時候陣中九員主將還沒死絕,所以這些副將有些哭著讓張牛角給主帥報仇,有些則是懇求張牛角出兵去救自家主帥。同時九人也一致表態,只要張牛角出兵,那rì後便以張牛角馬首是瞻,絕不反悔。
張牛角也看出這些人給主帥報仇是假,找一個投靠的藉口是真,哪還有不答應的道理?黃龍九人麾下人馬加在一起少說數萬人,若能吃下這些人馬,張牛角的實力將擴大數倍,到時候他就是真正的黑山之首,再沒有人能與他抗衡。
一想到可以統領群賊,張牛角也不再猶豫,率領大軍一擁而上。群賊見張牛角出戰自然是緊隨其後。他們是沒膽量與那六員猛將單挑,可是他們有百萬黑山軍。張牛角就不信那六個人還能擋住自己的大軍不成?
正如張牛角所料,南燁法師麾下的六員戰將一見自己大軍壓上轉身就跑,陣上只留下了黃龍等九人的屍骸。張牛角自然不會放過六人,揮軍在後緊追不捨。不過張牛角也不傻,他也怕那六將殺個回馬槍,來個擒賊先擒王,所以帶頭衝了一陣便放緩了速度,讓其餘賊酋和那九個副將去打頭陣。
兩軍陣營本就距離不遠,典韋等人又有馬,片刻之間便迴歸本陣。南燁此時也還了魂,急忙命親衛又推過數輛鏢車,將兩排鏢車之間的缺口堵死。
戲志才眼見黑山軍大隊人馬越來越近,高喊一聲:“放箭!”一千鏢師便將早已準備好的利箭一股腦shè了出去。
一陣箭雨襲來,衝在最前面的黑山軍立刻人仰馬翻。張牛角十分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並沒有衝到最前面,可那九員副將便倒黴了。他們都是打著為主帥報仇的旗號才能以副將身份暫時統帥麾下人馬,所以不論這報仇是真是假,他們也必須衝到前面做個表率。可就這一陣箭雨,九個副將五死四傷,全沒逃了。
追擊的黑山軍被這一陣箭雨打亂了步調,前衝的勢頭為之一窒。戲志才趁機果斷下令,全軍撤退。一千鏢師也不管剛才一陣亂箭戰果如何,紛紛扭頭就跑。南燁的一百親衛和典韋諸將則壓住後陣負責斷後。
那一千鏢師來的時候就是輕裝上陣,只推了二百輛鏢車,此時要往回跑,連鏢車都沒了,自然跑的飛快。南燁的一百親衛個個有馬,跟在後面速度更是不慢。
黑山軍中本就缺馬,二十餘賊酋都做不到人人有馬,更別提麾下士卒了。而那些有馬的賊首見識過典韋等人的厲害又捱了一陣箭雨,一個個都不敢衝殺在前,只好眼睜睜看著震遠鏢局的鏢師撤退,卻沒人敢追擊。
張牛角同樣不敢獨自衝殺,只能讓大軍壓上。當黑山軍趕到那一排阻路的鏢車前時,南燁帶領人馬已然跑出老遠了。張牛角有心下令不追,可是前方的人馬此時卻有些失控。
左校、劉石、於氐根為首的幾名賊酋見鏢師shè箭之後棄車而走便惦記上了鏢車上的貨物。之前他們畏懼弓箭不敢向前,可南燁法師已然帶人撤走,他們便再無顧忌,紛紛領人衝向鏢車,想要瓜分其中財物。
群賊這一搶奪鏢車,前隊頓時發生了混亂,有幾個山賊為了搶奪鏢車甚至大打出手。可是很快他們便都住了手,因為幾個帶頭的賊酋發現,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