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第3/4 頁)
主,也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人。最主要的是袁紹奪取冀州,又與公孫瓚爭鋒,這讓郭嘉看到了袁紹的野心。且不論袁紹能否一統天下,下,至少郭嘉可以看出袁紹有一統天下的想法,而不是像南燁一樣偏安一隅。
可是到了袁紹麾下,郭嘉才知道袁紹絕非明主。因為他看出袁紹所做的都是表面文章,表面上禮賢下士,實際上不會用人;表面上喜歡謀略,實際卻沒有決斷。而袁紹的強大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其他諸侯擊敗。
認清了袁紹的外強中乾,郭嘉不由得開始重新考慮起南燁來。因為他發現在各地諸侯征戰的時候,南燁卻在交州慢慢積攢著實力。當各地百姓死於戰火、饑荒、瘟疫的時候,交州的百姓卻在不斷增加。
洛陽一百萬人口,冀州、幷州的黑山軍一百萬人口,青州、徐州兩地的泰山賊一百萬人口,兗州、豫州的黃巾軍一百萬人口,郭嘉可以算出的就有400萬人遷往交州。李傕、郭汜戰長安,曹cāo、陶謙戰徐州,每一場大戰就有數十萬百姓遷往交州,如此算來交州人口早已超過了大漢任何一個州郡。
郭嘉越算越心驚,他發現南燁與其他諸侯截然不同,他爭的不是地盤,而是民心。關鍵是如此眾多的百姓,南燁憑藉一州之地竟然能養活,這可不是隨便哪個諸侯都能做到的。
“莫非他想做那一鳴驚人的楚莊王?”一個念頭在郭嘉心中揮之不去,他越來越想見見這位聞名天下的光華法師。可是當他剛要辭別袁紹離開冀州的時候,卻偶然遇到了一個人,吸引他留了下來。
留在冀州的郭嘉真的沒想到會在這裡與南燁法師相見。當發現南燁注意自己的時候,郭嘉不禁想起田豐信中寫過的話:“法師有識人之術,奉孝來投必得重用,成就當在我之上。”
淡泊名利的郭嘉收信的時候並未將這話放在心上,可是此時他卻十分渴望被重用,這都是因為他遇到了那個人。郭嘉雖不能肯定南燁法師望向自己是有意還是無心,不過他已然暗中決定要試探南燁一番,若南燁法師真能慧眼識英才,郭嘉也不介意改換門庭。
就在郭嘉想著心事的時候,南燁與袁紹已然展開了一場唇槍舌劍的辯論。二人爭論的主題便是孫輕有沒有從賊,王當有沒有行刺。
袁紹一上來便明知故問道:“法師不在交州治理地方,來我冀州所為何事?”
南燁開門見山道:“自然是為了冀、並二州鏢局之事。當初諸侯盟會之時,我與本初訂立盟約,互不攻伐,協助鏢局護衛天下百姓。如今本初治下二州鏢局被封,鏢師被逐,兩位鏢頭一死一囚。不知本初作何解釋?”
袁紹無辜道:“此事法師不能怪我不守約定,實在是那兩個鏢頭賊xìng難改,賊心不死。先有孫輕助賊劫掠,後有王當前來行刺。兩州鏢局早成藏汙納垢之所,我又豈能不封?”
典韋、周倉、張燕聞言心頭冒火,可是他們得了南燁吩咐不敢發作,一個個緊咬牙關攥緊了拳頭強行忍耐。
南燁聽袁紹構陷鏢局也是怒火中燒,可是他知道這是袁紹地盤,王當又沒有救出。只能按捺心中怒氣道:“本初所言不實?我怎麼聽說楊鳳、白繞二人已然金盆洗手想要棄暗投明,這才聯絡孫輕投奔於我,卻被本初半路截殺。王當前來理論也被本初扣押。”
郭圖在一旁冷笑道:“法師道聽途說之言,恐怕才是多有不實之處。”
南燁瞪了郭圖一眼道:“我與你家主公說話,哪容你來插言?公則莫非不懂禮法不成?”說罷又小聲咕噥道:“人說話,狗搭茬。”
郭圖被南燁罵了還無法反駁,臉sè紅一陣白一陣。袁紹也沒聽清南燁罵人,分辯道:“不知法師聽何人所言,恐怕其中多有謬誤。楊鳳、白繞佔山為王劫掠多年,怎會輕易罷手?我出兵圍剿二人,誰想鏢頭孫輕竟與其一黨抵抗官軍,又怎能不殺?”
南燁道:“本初言孫輕與賊人一黨,那我問你,孫輕可是打的賊人旗號?”
袁紹猶豫片刻道:“正是如此。”
南燁聽袁紹撒謊,冷笑道:“不知賊人所用是何旗號?本初能否取來一觀?”
“這個”袁紹被南燁一逼問才想起孫輕不但沒有打著楊鳳、白繞旗號,而且楊鳳、白繞兩人還打著鏢局旗號,所以根本沒有什麼賊人旗幟。
許攸見袁紹詞窮在一旁幫腔道:“賊人旗幟盡皆焚燬,不過孫輕確實是在主公剿賊時被殺。”
南燁聞言道:“既然子遠說孫輕是剿賊時被殺,我能否認為本初無意殺孫輕,只是剿滅楊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